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回复: 0

2亿黑QQ号养活多少网络骗子?监管必须走在犯罪前头

发表于 2020-10-19 15:39: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日报关末
14万余名QQ号商,2亿多个QQ账号,高达5000万元的诈骗金额……据报道,在公安部“净网2020”集群战役中,江苏警方捣毁了一个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提供即时通信工具的特大黑产平台。

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一般而言,个人注册社交账号需填写相应信息,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验证,实名制也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社交行为作出了约束。然而一些所谓“养号”平台抓住技术漏洞,为拥有大量手机卡及社交账号的卡商、号商提供“中介”服务,通过远程技术对手机卡与账号进行解绑、换绑、找回密码、解冻等批量操作。如此一来,社交账号成了可以任意买卖的资源,等级不高的账号甚至几元就可买到。凭借异常低廉的成本、随时“消失”的身份,网络骗子们冒充好友、老板,假装办卡、退税,赚得盆满钵满。

“养号”平台大案的侦破,再次给网络治理敲响了警钟。眼下,“养号”平台等已形成黑色产业链,从后台技术支撑,到“牵线”买卖账号,再到包装身份骗人,一连串违法行为环环相扣。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黑产的隐蔽性越来越强,破坏性越来越广,钓鱼诈骗、水军刷单、恶意营销……五花八门的操作增加了相关部门的办案难度,更让普通用户防不胜防。若任此蔓延,不仅会恶化网络生态环境,也会严重危害数字经济发展。

整治网络黑产,狠抓严管势在必行。就接连曝出的各种案例看,各种网络账号的身份管理仍存在巨大漏洞。就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平台来说,对“僵尸账号”的频繁异常行为理应有所察觉,并及时介入管理。如何破解技术与机制难题,为用户安全提前筑起一道“防火墙”,是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后续处理来看,有关部门更要拉紧法律缰绳,对违法的每一环节、每一主体露头就打、及时曝光。打出痛感,才能让蠢蠢欲动者不敢越过“雷池”。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越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越需要相关方面主动作为、查缺补漏,当然身处其中的广大用户也要擦亮眼睛,绝不出租或出售微信、QQ等网络账号,谨防贪小便宜吃大亏,也要对类似信息保持警惕,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方能最大限度消除违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