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6|回复: 0

“下基层”与“走上门”

发表于 2010-10-30 14:1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下,似乎有一种怪现象:有少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惜“集中兵力”,动用车辆,前呼后拥地“下基层”。然而,对于“走上门”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咨询政策的基层群众,却漠然置之、无人问津,每每给“上门”群众的感觉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其实,“联系群众”,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基层”联系群众和接待好从基层“走上门”来的群众,这都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好机会,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既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厚此薄彼。

  “为群众办实事”,其途径也是多渠道、多方面的。“下基层”,面对面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为群众办实事;倾听“上门”群众的呼声,不断改进工作,为“上门”群众伸张正义、讨回公道,抑或向“上门”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消除其思想上的疑团,这同样也是为群众办实事。

  “下基层”与“走上门”,二者既是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又是彼此影响、彼此制约的。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真心实意下基层。要身入、心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而决不能把“下基层”作为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变成“作秀”、“装门面”的形式主义。其次,要善待“上门”群众,从自身找准群众频繁“上门”的原因。领导干部应喜迎“上门”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切不可冷落他们的心。再次,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不要等基层问题成了堆,闹出了许多乱子,群众“走上门”时,领导才“下基层”去解决。高明的领导干部,总是“防患于未然”。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都有一条切身的体会:“干部下访多,群众上访少”。

  归根结底,要强化公仆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能设想,一个不能全心全意“下基层”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能够善待并联系好“走上门”的群众;也不能设想,一个“门难进,脸难看”、厌恶群众“走上门”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能够真心“下基层”、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只有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想基层群众之所想、帮基层群众之所需,才会既能真心实意“下基层”,又能善待群众“走上门”。(胡昌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