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0 16:14:16
|
查看全部
平台诚信机制建设愈显重要
“除应用新技术外,还需要平台自律,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在邢悦等业界人士看来,遏制平台上的失信乱象,新技术是工具,创新机制才是保障。
从今年“双十一”京东在新商家入驻端口增设《商家承诺书》合同附件以来,已有6万多家商家签订承诺书。龙宝正说,要打造平台生态总体协调、业务质控部门各负其责、售后研发等部门支撑配合的立体式质量管控体系;实行对假货零容忍,不断丰富质控手段,实现对入驻筛选、品质监控、售后服务、用户参与等全周期的全覆盖。
“电商诚信建设需要依靠制度性的信用体系,通过体系推动平台落实企业诚信主体责任。”贝壳找房副总裁左东华介绍,首先,要明确定义平台信息质量、品质服务标准,运用服务承诺方式让商家不断提高自身要求;其次,还在企业内部设立“贝壳分”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商户诚信行为与其收益的正相关,并有“红黄线”规定,一旦触碰将被强制退出平台。
“通过品牌直采把供货链条缩到最短,既保证卖得便宜又给用户安全感。尤其将服饰穿戴类商品的品控做到极致,假如一件衣服的洗水唛的针线有一点问题,品控人员提出质疑后,这批货也全都不能上线。”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黄红英说。
加强制度化建设 完善行业监管
自2019年1月1日起,《电子商务法》即将落地实施,其他十多项电子商务信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也将陆续出台。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陈稹认为,要发挥政府牵头主导作用,可组建以电子商务为监管对象的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和监管办公室机构;探索电子商务诉讼案件的司法集中管辖制,依法惩处失信背信行为,确实提高失信行为的违法成本。
为杜绝“职业差评师”对商户的胁迫欺诈或消费者进行恶意“免费使用”商品、“七天无理由”退换等,陈稹还建议,针对电商平台买卖双方均为网络交易虚拟主体的情况,可在已建立商户实名制注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的实名认证机制。
从社会组织的角度,任贤良表示,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将不断创新会议的内容和形式,探索通过发布相关领域的诚信报告,点赞诚信典型,曝光反面案例,既有红榜也有黑名单等方式,形成强有力震慑和舆论压力,切实提升网络诚信大会在网络诚信领域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为了加快网络诚信制度化建设,构建“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网络环境。目前,中央网信办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建立互联网领域的失信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这将促进网络诚信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