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仪式与仪式感是什么
仪式,大多数情况下是种重复行为,但仪式显然不是一般的重复行为,关键要看这项重复行为是否可以承载某种意义。有了意义,就有仪式感,就是仪式;找不到愿意接受的意义,就不是仪式。
刷牙是一种仪式吗?睡前敷面膜是一种仪式吗?上班打卡是一种仪式吗?情人节给爱人买礼物,是仪式吗?以上所说的所有行为,都可能是仪式,也都可能不是。大多数人刷牙就是个习惯,但有的人可以将之变成一天开始和结束的提示行为,甚至在刷牙时完成一天的计划和总结,这就变成了仪式。上班打卡的意义如果是监督和考核,那么这是员工不愿接受的意义,所以打卡不是仪式,而是制度规定。如果你不再喜欢对方,买礼物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不再是爱的仪式。
个人可以自由赋予仪式以意义,但如果企业想为员工设置这种意义感,又该怎么做?企业能运作的,只能是让某些仪式所应该拥有的意义呈现到位。
仪式感的要素
在《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皮埃尔在受到一个共济会前辈的激励之后,也加入了共济会,入会时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仪式:
皮埃尔被蒙着眼睛,一个低沉的声音向他提问,问他的姓名、住址、生日等等。然后他又被领到什么地方去,仍然蒙着眼睛。在行走的时候,人们用寓言的方式向他讲巡礼中的艰辛,讲神圣的友谊,讲永恒的创世主,讲他应当勇敢地忍受艰苦和危险。在巡礼中,皮埃尔注意到,人们时而叫他“求道者”,时而叫他“受难者”,时而叫他“请愿者”,每次叫他,槌子和宝剑都敲出不同的响声。
如果我是皮埃尔,这个仪式也会使我受到极大震撼,让我对这个组织产生起码的敬畏感和信任感。
这个仪式与我们自己公司里的仪式,或者我们日常一些形式主义的仪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新奇和威严。注意,是威严,不是严肃。很多企业偏偏错把严肃当成威严。
仪式代表着意义,而企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需要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概而言之,有的仪式是为了权力展示,有的仪式目标指向认可肯定,有的则是作用于轻松有趣的氛围。文化成熟有力的公司,一定是三种仪式并存且做得很好,而大多数公司只有第一种仪式,还做得很差。
如果要展示权力,威严感一定要做足,情绪把控一定要连贯。如果老板或领导的权威感不足,也就是说在内容本身厚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流程的设计——环境布置、声音背景、人物烘托以及语音语调等各方面去进行补充。总而言之,要让人相信,仪式中的人物是真的很有权威感。很多企业领导在应该展示权力的时候表现得亲民和接地气,而在应该亲民的时候却大耍官威,就是没有理解仪式的类型和应该表现出的状态。
新奇感也很重要,因为很多情况下太熟悉就少了威严。每年年会都大同小异,又如何让员工有所期待呢?
上述儀式,笔者将其总结为“权力展示型仪式”,其要素大致就是新奇与认真的威严,而这两种要素又能充分体现权威感。
办不下去的绩效签约大会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企业极力想使员工表现出臣服或者顺从的姿态,或者在某些场合突出领导者的地位,因而设置一些仪式,试图获得一种上下级之间心理上的承诺。这个意图没有问题,但这类仪式如果做得不到位,可能会让人感觉是沐猴而冠。
比如,曾有一家企业,某一年因为上下级对具体指标充满争议,各大事业部负责人的考核书迟迟无法敲定,于是有人想到搞一个从未有过的仪式——绩效签约大会,以此来推进指标的商议过程和后续的执行力度。具体做法就是让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在员工面前公开宣读自己的绩效承诺,以此增加考核书的约束效力。
因为是第一次绩效签约大会,所以陌生感是很充足的,各大部门负责人基本上还是认真对待了,有些原本迟迟不肯确定指标的人,也不得不抓紧时间在大会前与上级商讨确认,避免在会上无话可说。当然最终仍有极少数人没有完成这一步,而企业却作出了妥协,这些人指标的最终确定也确实在会后一拖再拖。这本身就削弱了仪式的权威感。
更何况整个仪式的权威感营造极弱——因为时间仓促,所以无论环境、音乐还是上位者的参与程度、表现力,都非常弱,也因此仪式的效力被严重削弱了。整个会议在一个逼仄的狭小空间内进行,仅仅四五十名员工参与观看,主要内容也只是让负责人及主要团队诵读考核书的内容。这些环节当然是必要的,但都缺乏在权威感方面的细细打磨。
不得不说,该公司的人事部门通过努力还是尽可能让该仪式保持了完整的流程和一定程度上的庄严氛围,对考核书的签订也起到了切实的推进作用,但对后续执行的影响,几乎为零。那些做出承诺的负责人,并没有因此就比往年更加用心,该完成的完成,没完成的依旧没完成,除了给HR们留下一个工作业绩,这件事在企业运转中留下的印迹杳不可查。不出意料,之后两年该企业再没举行这个仪式。
对此,笔者感觉非常可惜,虽然绩效的完成并不能指望通过一次仪式就实现,但如果能早一些洞悉仪式所应具备的要素,或许这个仪式会给企业注入更多力量。
假如这次签约大会是在大舞台上面对成百上千人展示呢?或者是在一个空间布局庄严的大剧院中呢?如果有针对全员的视频录制和现场直播呢?如果代表公司一方的领导在与员工签订绩效合约时表情、举止都有一番设计,让他们显得更为庄重和严肃呢?如果在交换签约书之外再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动作,比如击掌,表明双方约定完成呢?
诸如此类,如果设计得更有舞台感,那么经历这一过程的人,必将更为重视所约定的一切。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无论生活还是企业中的仪式,都是人生大戏的一个片段,都需要声、光、电和环境与流程的高度配合,才能呈现出最动人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