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2 10:30:08
|
查看全部
焕发
第三,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会重新修复有了裂痕的全球化。
有很多人担心,会不会疫情之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会把供应链都搬回本国。如果仅仅从一些政客的演讲、媒体的文章中,会发现这样的声音很大,好像很多全球化企业会马上把中国的工厂都搬回自己的国家。但是,回到我们刚才讲到的,这可能只是1%的声音,真正的企业工作者,比如像我们,都要一分钱一分钱的算成本的。如果明知道把工厂搬离中国,会造成成本的极大上升,我相信是不会去搬的。即使是政府下令,说强制执行,那我相信这样对企业的造成的伤害会很大。最终企业家不愿意这么做,政府也不会让企业这么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达国家的全球化企业来中国投资?一方面中国的劳动成本低廉而且优质,中国人勤劳、肯吃苦,另一方面中国有着广阔的高速发展的市场,任何全球化企业都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机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更拥有着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
虽然说要把苹果手机制造搬回美国去,但是一直没有成功,为什么?苹果的CEO以前是负责供应链管理的,他花费数年时间才对iPhone手机的供应链进行了重新设计,要调整这样的供应链非常难。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要把这种市场的声音传递出去,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我相信如果没有全球化,很多人生活要比现在更糟糕,社会不会进步,科技不会进步,甚至如果因为逆全球化,可能会导致全球大萧條,很多人连温饱和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对企业来说,我们有责任去宣传一些正能量,去呼吁一些对的事情。我一直认为,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我们不希望这个世界出现灾难,特别是因为疫情而导致的全球出现的大萧条、大衰退。所以为了这个世界,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趁着这个世界还没有变得更坏之前,做一点点努力,尽量去阻止一些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对于疫情所带来的经济问题是我更加焦虑的。据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各国对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措施,将拖累今年全球GDP按年倒退3.3%,损失相当于9万亿美元。报告预期,2020年,全年贸易损失将达到3.5万亿美元,破产公司的数量将上升两成,估计全球平均失业率将达到9.4%。这样的经济状况,无论疫情最后发展如何,全世界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次生灾害。
中小微企业,其背后是亿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如果不救中小微企业,那最后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特别要提到中小微企业,其背后是亿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如果不救中小微企业,那最后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甚至会演变为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所以政府要真正地帮助到这些中小微企业,而这其中大部分就是民营企业,或者甚至是个体户。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更拥有着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
我最近也看到另一份报告,让我很焦虑,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1日,国企与民企分别新发行公司债31406亿与2368亿,前者是后者的13倍之多。从净增融资规模来看,国企公司债净增23353亿,且单月净增规模持续正增长。而同期民企的公司债合计净增是-1660亿,且仅有三个月份录得正增长,其余月份都在萎缩。在银行授信方面,国企合计授信175万亿,民企合计额度仅仅是19万亿,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即使在今年三月份的疫情期间,国企共发行合计3174亿的疫情防控债,而民企仅获发行合计388亿元,这让净融资规模本就在萎缩的民企在资金链上更加捉襟见肘。
我们一直说,我们的经济结构里有一个五六七八的说法,就是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如果解决了80%的劳动就业人口的民营企业,获得的融资这么少的话,很快我们将会面临失业潮、企业破产潮。
当然,另外一个问题是,难道民营企业真不行、效率低吗?实际情况是,民企与国企的融资同资质不同评级,同评级不同利率,国企的主体评级总体较民企更高,因此也导致其综合融资成本较民企更低。即使是主体评级发债期限相同,民企的发债利率也较国企至少高出100%。此外,相似资质的国企与民企发行人的评级也存在扭曲,通过整理AAA级国企后十名与AA+民企的前十名,在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可以看出,后者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好于前者,甚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是评级上却差出了一个档次,且部分国企虽然资质比民企更差,反而能承担着比这些民企更低的融资成本。
其实,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早在2014年,银行信贷就开始对民企收缩,虽然中央不断出台政策以扶植民营企业,但是在一些地方,“返费”、“以贷转存”和“烂企业背债”等变相给民企增加融资成本等方式层出不穷,也进一步引发了民企的违约潮。2019年民企新增违约债券规模是国企的3倍,如此巨大的差距如果是民企经营效率本身所带来的,那我觉得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看到,如此巨大的差距绝非经营效率所能解释,更多的是来自国企背后的隐性刚兑预期所带来的不对称融资环境。因此,国企的隐性刚兑预期如不能打破,监管机构对各类变相提升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打压力度不能进一步渗透与加强,则仍然难以为民营企业建立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尤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要趁着危机、利用危机倒逼改革,倒逼开放,要让市场重新焕发活力,要把钱真正用到需要的企业身上去。
这次疫情是对人类的一次重大考验。我相信,只有朝前看、向前走,不因为一次困难就互相掐架,不因为一次困难就违背市场规律。要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全球化的浪潮,相信未来会更好,因为相信,所以我们一定能看到更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