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甘为人梯育芬芳,粉笔无言写春秋”。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自9月份英语教研组汤燕丽、达雯两位老师与新教师签订师徒带教协议之后,已经携手走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光,无论是线上的研讨与学习,还是常态化防控下的线下教学与观摩,大家都认真热情地投入到每一次的教研与听课评课的活动中,探讨着,思考着,收获着……很好地发挥了骨干辐射作用。
01
以“教”为先 传授经验
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知识的传授技能和对学生的教育都最为先。鉴于此,师徒带教最常规的活动就是听课、讲解、提问、教与学。
汤老师和达老师通过教学展示,过程讲解,让青年教师明白一节英语课的:目标、内容、语用、话题、作业、评价、板书、过程。在传授自己的个人宝贵经验的同时,还把一些重要的课堂语录及教学资料发给青年教师,在线上、线下、看、听、学的过程中学习了教学方法。
02
以“放”为后 勇于实践
经过汤老师与达老师数周的“教”,慢慢地“放手”让他们开放自己的课堂,勇于实践,请师父每周去自己的课堂听课,通过观摩和课后讨论的方式摄取先进的教学技能。
课后的评课非常重要,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把听完课的反馈及时与青年教师沟通,提出优点的同时,衷心地给出了很多促进他们成长的好建议,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师傅语录
1. 培养学习习惯为主---做到从细节中来再到细节中去。
2. 肢体语言带动教学---肢体语言越夸张效果越好,你就是一个演员。
3. 你是主体,课件是辅助体---引导学生学习,课件是辅助体,不要被课件的内容框死你的思维。
4. 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用警察的敏锐观察能力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上课情况。
5.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有育人的理念和情怀。
师徒带教的过程就如同中国的高铁,搭建了连接两地的桥梁,山水相连幸福路,合作共赢大动脉。是一个双赢互利的过程,双方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节好课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好老师不是一年练成的;一份好的教学经验更是无价的。我们希望青年教师能在师父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快速成长,更能把我们百年南小优良的教学传统传承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