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6 17:50:05
|
查看全部
在过去以生产要素为主要驱动的增长模式下,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主要是体力、知识、经验、技能等,冰山以上的部分就成了判断人才的主要标准。现如今经济发展快速,竞争白热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以生产要素为主要驱动模式下的人才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今的需求,潜力成为人才最重要的资本。发现和挖掘有潜力的人才成为人才测评的重要工作内容。
潜力更多指的是冰山以下部分的能力、素质,即胜任力特征。胜任力模型是针对某一类人才应当具备的胜任力特征的组合,不同的公司对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各不相同。诺姆四达将胜任力模型定义为,通过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绩优员工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并通过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很好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能力水平的熟练程度。
制定测评方案
评价方案是实现评价目标,指导评价活动的纲领性文件。评价方案是在实现评价目标的前提下将评价标准和工具方法进行组合应用,主要回答测什么、用什么方法测以及如何组织测评活动这几个关键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案所选用的评价标准和工具不同。
选择评价工具要考虑到人才特点、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和方法的匹配性。例如针对基层人员的评价,由于这类人员的人数相对較多,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专一,评价标准应相对聚焦,以任务执行为主,工具选择上应尽量注重简便、高效,便于操作;针对高层管理者的评价,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和推动者,要对企业的整体发展负责。因此,评价应以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为主,尽量减少执行层面的内容。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相对复杂,要求很强的个人综合能力,选择评价工具时应选择有深度、与企业运营真实场景高度契合的工具,且工具选择应尽可能做到多样化,在评价中对不同评价工具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避免采用单一评价工具简单地给出结论。
开发测评工具
评价方案制定好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依据评价方案开发研制评价中所需用到的工具或素材。评价工具开发工作绝大部分是围绕评价标准展开的。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在线素质测评、案例分析、公文筐、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行为事件访谈等。
评价工具开发要做到题目逼真。即题目要与实际工作任务相关、与实际工作情境相似。另外,题目设计需针对目标岗位的特点,并建立在评价标准及指标基础上。也就是说题目设计要考察到目标岗位所要求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能力指标,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工具主要通过被评价人在考察过程中呈现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来推断其某一个或某几个能力素质的高低,因此题目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以某电力公司工程序列项目经理内部竞聘中采用的情境模拟题目为例:该题目重点考察项目经理的冲突解决和沟通协调能力。题目背景中提到的项目承包方和施工方之间的矛盾在项目经理的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也可能是项目经理当前正面临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处理范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最终目的都是解决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折射出的能力素质有所不同。
●题目背景
假设您是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上任后发现工程建设与外委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您通过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部门在双方合作中过于强势,导致施工方积极性不高,项目进度和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施工方缺乏应有的尊重,没有积极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一味地惩罚等。在这种情况下,您将如何改善与施工方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考察要点
这道题目旨在测评被评价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不同的人在解决同类问题时的角度和思路不同,表现出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题目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在通过评价工具进行评价时主要考察被评价人在答题的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和思考这个问题的,他的解决方案里是如何体现测评指标的。
在使用本题目进行评价时,要观察被评价者:
(一)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重视,是否清楚问题关键,对自身角色界定是否清晰;
(二)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沟通,换位思考,懂得尊重对方,找到双方利益共同点,对内对外施加压力,推动项目活动的进行;
(三) 提出的应对措施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具有可信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如果被评价人重视该问题且清楚问题存在的关键因素,以大局为重,从项目整体出发积极主动地与问题双方进行沟通,理解双方想法,寻找双方诉求和矛盾焦点,且能以双方关注点为切入口,在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思路有效传递给双方,利用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推动问题的圆满解决,且能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则表明该被评价人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和冲突解决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