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回复: 1

该告诉孩子什么是战争

发表于 2020-10-31 10:20: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牛叔爱读书,更爱分享,乐于为家长和孩子推荐好书,无书可读时,看牛叔牛书。
  连日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相关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不少中小学校也以本次纪念活动为主题,在孩子们中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后汉书·张衡传》提到张衡写《二京赋》是因为“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说天下太平的时间太长,所以人们慢慢地习惯了过于奢侈的生活,而忘记了从前经历过的苦难。《司马法·仁本》也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9月29日俄罗斯《独立报》题为《中国纪念朝鲜战争烈士》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场战争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但中国不仅自己没有忘记它,还试图不让美国忘记。”
  70年也许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对于不少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单单是忘不忘记的问题,更多的是怎么认识战争这个魔兽的问题。也许如我这般快50岁的人,还对自卫反击战有切身的体会,而这一两代人中大多没经历真正的战争场面。单从有限的书籍影视中了解不完全的战争,得到的结论或认知有所偏差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或许不少都想当然地认为战争中的主角高大风光,也幻想着操纵他人命运的快感,而忽略了回望历史应该深思的地方——“战争最可怕的不是血腥、残酷,而是它的‘迷人’,让你可能爱上它的无所顾忌的放纵和发泄。”这句话并非耸人听闻。
  对于战争,该告诉孩子们什么呢?我想最先要讲的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3000万人,二战死亡9000万人;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一次告别也许就是终生不见,况且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人性极度地扭曲,发觉一切美好都如泡沫破灭,连希望也变成奢望……这不是在堆积文字,而是实实在在战争带来的后果。更直接的是战场的残酷,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即便是活下来,身体和心灵遭受的重创几乎终生难以平复。看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在我眼前的不是“宏大的背景、结构和故事巧妙交织,构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诗”,而是“动荡年代,失去爱情,失去自我,只有悲剧”。
  念战争的恶,是为了更多保留孩子心中的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一直主张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是儿童文学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童年这段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把爱、同情、宽容、理解、尊重、和平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的种子,深种在幼小的心灵里。”而我想说的是,即使让我们口中所说的战争给孩子带来恐惧,也最好断绝哪怕一丝丝的向往。
  纪念70年前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在于彰显我们伟大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更在于我们始终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是为了以后不用战争也能换来和平,是不让数十万烈士的牺牲付之东流。纪念是为了铭记,铭记血与火的历史,铭记人类为实现和平发展所经历的苦难岁月,铭记中国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和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只愿天下无战,只愿每个孩子脸上始终荡漾着笑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1 13:11:29 | 查看全部
念战争的恶,是为了更多保留孩子心中的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