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31 11:14:00
|
查看全部
深刻理解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规划将高标准编制和付诸实施,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将逐步落定落实,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进程、样貌、图景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在党和人民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举世瞩目、意义深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告诉记者,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是新阶段重要的发展蓝图,是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重要规划。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新优势、新局面,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前瞻性、引领性地提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制度安排,是‘中国之制’的一大优势和‘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曹普说,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圆满收官之际,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科学运筹,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了起来。
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后,接下来将面临更加伟大的历史使命,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由此作出适应性调整,即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按党的十九大部署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未来15年是第一步,而未来5年是第一步的关键期。关键期的含义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且要实现重大突破,其中最主要是供给质量与需求水平要实现“双重”重大突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的高质量将体现在许多的“更加”、“显著”以及“高级化”等目标上。关键期要解决一系列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着力在各个方面发力。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其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向春玲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面对老龄化快速发展,我们本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原则,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说,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出,表明社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于“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展现了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关于接下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说,五中全会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尽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2020年突破一百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仍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仍将跃上新的大台阶。与此同时,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坚决维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正是基于我国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塑造环境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我们才作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学斌说,“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建设领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继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方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