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4|回复: 0

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闽浙两地老旧小区改造见闻

发表于 2020-10-31 18:1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记者吴剑锋、张华迎、唐弢
  曾被视为城市衰老符号的老旧小区,如今正迎来转机。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老旧小区改造如何兼顾“面子”与“里子”?福建、浙江两地的一些老旧小区在实践中初步探索积累了一批有成效的经验。
  老小区的“新容颜”
  柏油路干净整洁、绿植郁郁葱葱……走进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东光花园小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经投用超过20年的小区。
  与多数老旧小区一样,东光花园也曾备受雨污管网杂乱、排水不畅等问题困扰。
  2018年,东光花园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党委书记蔡金香说,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东光花园重点对小区雨污分流、路面修补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考虑到小区中老年人较多,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还动员业主自筹资金配建电梯。
  改造后小区发生巨大变化,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居民卓龙英对此感触颇深: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墙面刷成了统一的颜色,犄角旮旯都变干净了。“去年亲戚来串门时,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旧屋改造、配套道路、街区修复……据了解,福州已完成415个老旧小区、106片旧屋区的改造。“旧改不仅拆出了发展空间,补上了民生短板,更拓展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福州市市长尤猛军说。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硬件设施提升“颜值”的同时,一些地区通过适老化改造,填补配套空白,让老旧小区更显“温暖”。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小区,古铜色人字顶勾边的门楼映入眼帘,不远处是小区乐享街专设的理发店。
  “相比外面的理发店,这里的服务更精细耐心,还对小区老人打7折。”75岁的住户王大伯从店里走出,准备去小区的乐养中心与街坊聊天下棋。
  和睦新村初建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小区见证了周边高楼拔地而起。而在高楼的缝隙间,服务设施短缺、环境脏乱的小区一度成了现代都市的“灯下黑”。
  如何重回青春?打破与城市之间的隔阂是当务之急。为此,当地社区收回全部沿街商铺,改造为“乐享街”。如今,长100多米的“乐享街”上形成了智慧超市、发艺工坊等多个便民服务区块。
  “整个小区就像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72岁的孙章才坦言,老人理发、下棋都可以在小区周边完成,如此安逸的生活,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杭州市拱墅区“三方办”副主任赵永芳说,2017年以来,该区聚焦居家养老这一最大需求,一方面改造闲置车库、置换社区配套用房等,拓展养老空间;另一方面,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工疗站等与养老站点共建共享,将老旧小区打造为开放式养老街区。
  “红色物业”的暖心管理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开始显现。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投入350万元改造的老旧小区金源新村,曾面临效果反复的困惑:由于无人维护,改造后的绿地最终成了菜地,垃圾堆放也卷土重来。
  “根本原因是少了物业管理。”通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国华说,“因为投入大、管理困难,物业公司往往不愿接手老旧小区这一‘烫手山芋’。”
  面对问题,当地成立国企芗江物业,以“红色物业”模式接管老旧小区。
  所谓“红色物业”,指的是小区的党建管理模式。芗江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黄志清说,物业公司牵头成立了包括退役军人、教师等在内的小区党支部,党支部除了发挥对小区卫生整治等工作的监督外,还为老人开展入户清洁等便民服务。
  随着暖心服务的开展,黄志清见证了邻里关系的变化。“一开始我们就像外来入侵者,居民连物业费都不愿缴纳,现在缴费热情高了,甚至还有人给我们送来锦旗。”
  随着改造的深入推进,曾经处于服务盲区的老旧小区正迎来蝶变,安全和暖心的服务成为“标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