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35|回复: 0

[图游天下] 【出境游】拜访“上帝的殿堂” 勇攀乞力马扎罗之巅

发表于 2010-11-2 09:3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导语】: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两国交界。它是非洲最高的山脉,被称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敢去挑战你的运动极限和勇气吗…
   【关键词】:肯尼亚旅游
1.jpg
远望乞力马扎罗
  “你要去非洲?要去爬乞力马扎罗山?”身边的朋友都以“不信”回应我要出游的旅程。
  我哑言。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不在于非要去做与众不同的事,而是经历一些未曾经历的事,只要开心,愿意自我挑战就好。
  所以,背起行装,我毅然和同伴出发了,目标——乞力马扎罗之巅!
  行李需称重
  从广州直飞肯尼亚12个小时,然后坐4小时汽车到达坦桑尼亚的ARUSHA,再坐两小时的汽车来到乞力马扎罗山山脚的小镇,我们马不停蹄,还没弄清山上的情况,已看到我们的向导、炊事员和搬运工已做好了准备。
  看到搬运工把打包的行李放到弹簧秤上的时候,我非常奇怪。当地人告诉我,这是为了制止人们把垃圾扔到山上的做法。下山的时候还要再称重,如果超轻的话,就要受罚。听此一说,我们登山过程中,一路都把垃圾积累起来放好。所幸的是,登山的人都非常自觉,垃圾几乎没有成为山上的一景。
  我们一行5人,轻轻松松地登上了海拔2700米的第一营地Mandara。与我们随行的共有9名当地人,有向导ROCHY、向导助理REMI,还有一个厨师和6个搬运工(主要搬运我们的行李和吃的东西)。当地规定,游客必须由向导带领,否则不能上山。
  山上的气候和山下的完全不同。早上我们还在躲避太阳的直射,到了山上已感到丝丝凉意。向导一到营地就倒来热水让我们洗手、洗脸,之后又让我们到营地的会客厅喝茶、喝咖啡,以暖身子。
  同行的人告诉我,幸好现在是淡季,所以不用和别人抢木屋,否则以我们缓慢的登山速度,可能要住帐篷了。后来我才知道,每个营地的木屋都不多,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木屋有大有小,一般可住三四人。
  同样是为了环保,营地都用太阳能发电,做饭点的火都是自带的。木屋里设施非常简陋,除了床垫、枕头外,没有棉被,大家只能睡睡袋。我们一度担心如厕问题,按照惯性思维,厕所是最不被重视的地方。没想到营地的厕所很干净。意外的是,还有洗澡的地方,不过我们没有尝试,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
  5天时间里,我们的菜单有两样始终是固定的——面包和香蕉,早、中、晚餐都有。幸好还有很多调味酱,如蜜糖、草莓酱和花生酱,让口味没有那么单调。晚餐则比较丰富,有汤,还有米饭或面条,伴着牛肉、猪肉和鸡肉,偶尔还会有豆角,有时还能吃到水果。
2.jpg  
非洲第一高峰
    登山慢慢来
  当地人告诉我,他们登顶最快需48小时;而一般人最快的速度是5天,通常为6天。若为适应高原反应,最好是七八天。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只能选择5天。
  热带雨林、沙漠地带和冰雪风景都在我们登山的5天中一一呈现——这也是乞力马扎罗山最神奇的地方。乞力马扎罗山环境跨度很大,开始时是温暖干燥的草原;攀援而上会经过广阔潮湿的热带雨林;之后气温逐渐降低、雨水随之减少;最后是终年被冰雪覆盖、气温在冰点以下的山峰。我最喜欢沙漠地带的风景,太阳照在山坡上,显现出五颜六色。让我感到伤心的是,登到山顶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厚厚的雪层。有气候专家表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登山人数的增多,过不了多久,在乞力马扎罗山山顶会看不到积雪了。
  登山过程中,向导不停地说:“慢点,再慢点。”然而,一男一女两个同伴却没有听从,从第一个营地到第二个营地时走得飞快,基本和搬运工同步。然而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头晕,感觉不舒服。幸好不是很严重,仍能继续前行。但到了第三个营地,他们的病症突然加重,感冒、咳嗽还伴有头热。山上没有医疗设施,我们只好用最土的方法——煮姜汤给他们喝。
  出发去第四个营地的早上,他俩的病症仍没有好转。他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继续跟我们前行,要么选择下山。他俩最终决定坚持上山。这让我们开心了好一会儿。不过回头想想,若有高原反应,下山还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后面的路实在太艰苦了。
  从第三个营地到第四个营地,为了照顾两个患病的同伴,我们走得非常慢,每走15分钟就休息一下。途中又碰上下雨,情况就更加糟糕。此时山中的风景,早已换成沙漠地带,只有石头陪伴着我们。我们一行5人,加上向导,一个跟一个,慢慢前行。途中不断鼓励两个带病的同伴,加油,坚持!
  到达第四个营地时,太阳快下山了。大家安顿好后,另一位男伴也出现了不适的症状。这意味着,能登顶的就只有我和另一位女伴了。
  看着同伴一个个病倒,我心里很难过,房间里的空气让我呼吸不了,我想到外面走走。海拔4000多米的空气氧气虽然稀薄,但还是能让我的情绪平息下来。我来到营地的接待室和看守人聊天。他们说,来这里登山的中国人不多,多是欧洲人。他们告诉我,这个营地只能停留一晚,明天登顶后必须下山,因为海拔太高,呆太久会很危险。
  向导告诉我们,晚餐只能简单吃点,因为半夜就要起来登顶,吃太多不利于登山。
3.jpg  
近观乞力马扎罗山   
    艰难登顶
  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人很难入睡。好不容易熬到半夜,就听到向导在外面叫我们起来。
  天很黑,什么都看不见,星星也不多,我们只能借助头顶灯的光亮跟着向导一步步往上爬。没走多久,我有想呕吐的感觉,这让我难受,吃进去的巧克力和喝下去的水都吐了出来。幸好路不算太陡,还能跟着向导慢慢走。休息的时候,向导大致检查了我们的身体状况后表示,你们能爬上去。他还告诉我们,登顶的路并不难,走“S”形,大概两小时就可以登顶。
  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又继续前行。然而我们发现,路途并不如向导说的那样。确实是走“S”形,因为坡度太陡了,而且山上没有任何石头,要歇脚想找块石头靠靠都难。脚下的土非常松软,必须用些力气才能往上走。更糟糕的是,因为有海拔5000多米了,天开始下起了雪。
  也不知爬了多久,只觉得我们从跟着向导走变成了向导在后面推着我们走,基本上走1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我的呕吐感一直没有消失,但也吐不出任何东西。此时,天渐渐亮了起来。我们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就像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坡。往上看,山顶似乎就在眼前。向导告诉我们,山顶快到了,只要5分钟。然而就是这5分钟的路程,我走两步就要停下来歇10分钟,当真的翻过一个石头就到山顶的时候,喉咙突然一热,稀里哗啦,肚里所有的东西都吐了出来了。吐完后感觉一身轻松,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力量。我手脚并用,爬过一块大石头,一块写着“海拔5681米”的牌子赫然出现在眼前——我们登顶了!
  很难想象,自己真的站在乞力马扎罗山之巅。这里平坦许多,让我们能看清周围的景观。我们似乎踩着云朵,周边是白茫茫的积雪,还有不少裸露的石头。往山下看,陡峭的山坡上留下了我们的脚印。
  滑坡下山
  此时已是早上8点多了。我们没能在日出时登顶,有点遗憾。不过太阳用火热的温度照射着我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向导告诉我们,他们登顶后都会对着大山祈祷,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我们给了向导一些小费,让他按照他们的习俗帮我们祈祷。举行完仪式后,也到了我们下山的时间。
  我们用8个多小时登顶,却用了不到两小时就下山了。在向导的示范下,我们跟着疯狂滑起来,一下就下去50米、100米、200米……我们还进行了比赛,看谁能一口气滑得更远。在我们还没滑够瘾的时候,就快到山脚了。
  下山后,非洲朋友不断和我们说,你们好厉害,很多运动选手都不一定能登顶,你们却做到了!
  登顶线路
  马兰古路线是人们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最常走的路线。那里群山秀美,火山口花木葱茏、景色宜人。从那里遥望基博和马文子,视野开阔。
  第1天:马兰古到迈达拉木棚(海拔2700米)3至4小时
  第2天:迈达拉到火兰博木棚(海拔3720米)5至7小时
  第3天:火兰博木棚到基博木棚(海拔4700米)5至6小时
  第4天:从基博木棚到山顶(海拔5000米)6至8小时;从山顶再到火兰博木棚
  第5天:火兰博木棚到马兰古
  乞力马扎罗山名片
  乞力马扎罗山,高5963米,位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两国交界。它是非洲最高的山脉,被称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尽管乞力马扎罗山的绝对高度远不如珠穆朗玛峰,但攀登的相对海拔高度却所差无几,都是海拔3000米左右,而且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比攀登珠穆朗玛遭遇急性高原反应的概率要大许多,世界上不少登山爱好者都喜欢挑战这座非洲第一高峰。金羊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