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红豆全面推行竞争机制,开放上升通道,近5年来,累计有700多名员工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不同的管理岗位。”10月27日,江苏领导干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研究班上,江苏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这样介绍红豆集团以党建带工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作为唯一入选全国产改项目试点的非公企业,红豆集团承担“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项目的试点工作。为此,去年以来集团全面实施“四铸四有”工程,即以思想引领铸魂,确保产业工人政治有方向;以素质提升铸匠,确保产业工人事业有希望;以精致服务铸爱,确保产业工人生活有保障;以身心关爱铸家,确保产业工人情绪有释放。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我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一年多的产改推进工作中,周海江深有体会。“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国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正在发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将有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将支撑企业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
“但凡企业发展强,必定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人,既需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善于创新创造的高技术人才,也需要一批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工巧匠。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产改。”周海江表示。
以红豆集团为例,去年,红豆衬衫车间正式引入红豆-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化高级定制,从订单到生成到发货的时间缩短40%,生产效率提升20%。对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这个提议最初源于服装制版师郭军伟。身处一线的他在工作中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电脑制版正慢慢发展为主流,将逐渐取代甚至超越手工制版时,向公司提出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红豆集团“人才双向培养”机制下,郭军伟从一名普通的衬衫制版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今年还被推荐为全国劳模候选人。
以“双培养”机制把产业工人培养成党员、以培训赋能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以示范引领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等等一系列措施让郭军伟这样的一批产业工人实现成长、成才,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此外,红豆探索的“培训积分制”“星级员工上大学”“竞争上岗”“车间回音壁”“合理化建议”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典型经验均获得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