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怀 庆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的政府效能已蝉联五年第一。与时俱进的文官精英,打造出走在世界前面的新加坡。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掌舵者经济发展局的幕后推手们,《心耘:一群经济精英打造新加坡成为第一的关键历程》首度向世人公开他们带头构思与推销国家的制胜关键,带领您一探新加坡领先的秘诀!
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加入联合国。当时人均GDP不足500美元,食物、水等天然资源皆依赖进口,失业率高达14%,号称世界最坏的贫民街。而到2007年,新加坡人均GDP达35163美元,超过日本(34169美元),成为亚洲最美丽、最富裕的国家。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新加坡的竞争力2005、2006年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居第二位,但其政府效能却已五年蝉联第一。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少,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经济上能够有这么优异的表现,真是奇迹,其原因何在?《心耘——一群经济精英打造新加坡成为第一的关键历程》,从一个方面回答了人们的疑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及历年来任职该局的精英分子的卓越贡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成立于1961年,比新加坡建国时间还要早,是新加坡领导经济发展的机构。它的主要宗旨在于建立有竞争力的工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吸引国外投资者,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为新加坡的企业及外来投资企业,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一流投资环境,形成了近悦之,远来之,投资商纷至沓来的局面,并为新加坡培养了一代的领导人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心耘》一书是依据自1961至2002年在经发局服务过的以曾振木为首29位精英分子历年来对经发局的工作经验撰写的书。《心耘》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十年为一佃分界点来编排,这些故事说明了40多年来新加坡如何从工业落后的国家变成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国家的经过情形,透露了新加坡争取大量投资的幕后详情等。它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而是用一个个经典案例娓娓道来,不但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了解新加坡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发局精英分子贡献的宝贵经验,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政府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宝贵材料。
这本书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
要具有感召人、吸引人的愿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愿景,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缺乏愿景,不但无法使人们明白努力的方向,更无法激发人们献身奋斗的热情。新加坡自上一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我们发现,在每一阶段中,经发局的领导阶层对于所要追求的愿景,都有着相当清晰的概念和认识,这些切实可行的愿景,使得经发局的精英分子能够为实现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排除万难,为实现愿景而象愚公那样挖山不止。
要有一批认可愿景并愿意为愿景奋斗的精英。在新加坡,永远有一群人,他们为发展寻找出路,不为失败找借口。有问题就解决,看到机会绝不放过。就是这群人打拼出新加坡的经济成长,创造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竞争力,这群人的名单,会随着时间流转有所更换,不变的是来自领导者的领导力、社会精荚的行动力、人民的向心力以及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李光耀资政在序中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这些人的素质”。按书中杨烈国主席对于这批年轻同事的描述:他们具有“天赋的热情、创造性的想象力、坚定的信念和冒险的勇气”,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何等令人羡慕和动心的工作团队。这一切的努力,印证了书中的一句豪语:“我们能以同样的斗志面对每一次新的挑战。”新加坡所以能在40多年时间跃居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学养俱优的精英,以无比的热情,为国家殚精竭虑奉献的团队。
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一个地方发展的快与慢,一般来说取决于这个地方政府是否具备远见卓识和富于理想,取决于他们团队的精神与务实态度,取决于自领导者的领导力,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以及全体成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备这些因素才能合力打造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组织,这才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单位最不容易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与其说,我们在本书中看到的是一群具有极强主动性、事业心、责任感的精英分子,寻求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模式,打造了一流的国家,不如说是看到了核心竞争力。
要有一以贯之、持久永恒的主动性。主动性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主动性就是拥有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紧迫感,不强调或少强调客观原因,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没钱办有钱的事,钱少办钱多的事,有条件干大事,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大事,干成大事,把不可能的事办成可能的事,更加扎实地把工作做好。这本用许多案例描述新加坡经发局官员如何投入心血,使出浑身解数,务求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更为完美,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外资的历程的书,着力描写的,就是事业心、责任感和主动性。事业心、责任感和主动性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所遭遇到的困难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也是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的,但是信心和热情,调整、创新及勇于学习的精神则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坚持到底不一定会保证可以成功,但是不坚持到底就更不可能会成功。”
要有学习和创新的机制。“经发局(和新加坡政府)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实现发展的理想,那就是学习他人与本身的经验,然后以持续创新的方式解决一切有碍理想首先的难题。”李光耀资政在序中也指出:“经济发展局的官员服膺了新加坡领导人的价值观和态度,不耻下问、虚心向学,接受来自任何一方的协助”。“拜托美国从已开发国家找一组专家来新加坡”,同时还筛选专家,留用专家,大量派人出国培训。在国内举办各种培训,邀请国际级大师到新加坡传道授业。当他们决定将新加坡的未来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上,就于1998制定出要“争取十所世界级大学”来新加坡设校的目标,结果短短几年内就有八所一流大学进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投资、交流合作是互利行为。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哪里的投资环境好,投资回报高,资本就往哪里去。在早期的发展阶段里,新加坡的资本贫乏,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跨国公司能带来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他们有现成的国际营销网络,正是新加坡所极力争取的投资者。然而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熟练的劳动者,跨国公司也不可能投资。新加坡的四个十年中,经发局出色的完成这项使命,使得新加坡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叫做
“关键在人”,在一群高素质的人!一群有梦想、有愿景、高素质的团队,秉承“事在人为,万事皆行”的精神,迎接瞬息万变世界的未知挑战,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开拓前进,我们的目标难道不能实现吗?
我们需要有梦想,我们需要有追求梦想的团队!
正如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在序中所言:“如果我们能像经发局官员一样,积极热切地追求梦想,我相信我们必能将梦想付诸于现实。”这本书,就不仅仅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去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要我们要富于理想、富于想象、富于激情,在工作当中有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