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无字书”里觅“真经”
■邢承木
“班长,你总结的综合利用自然风和电气设备自身热能来调节车间温湿度的方法真管用。你看,一个月了,车间温湿度仍控制在温度27度左右、湿度60%左右的理想状态,用电量下降了5%。这些方法书本上还真是没讲到。实践出真知。还真得多从‘无字书’里觅‘真经’呢”,11月2日早8时,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环纺车间空调甲班空调控制工刘贵阳边向班长崔新勇汇报着车间温湿度巡检数据,边向他讨教“无字书”学习经验。
该班管理着七套空调机组,负责该公司5万锭精梳纱生产线和1万头气纺纱生产线的空调保障任务。今年38岁,高职院校空调专业毕业的崔新勇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实际问题从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解决办法和答案。要想干好本职工作,离开学习和应用书本知识不行,但完全依赖书本也不行。知识和经验一来自于书本,二来自于实践。书本是有形的,有字的。实践是无形的,无字的。既要学好书本上有形的知识,也要多从实践这本“无字书”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和知识。 今年“一起读书”活动开展以来,该班坚持“有字书”与“无字书”学习并重,努力从“无字书”里觅“真经”。一是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注重学习与实践结合,变车间为课堂,勤做“练习题”,多做“思考题”,引导职工勤实践,多思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二是成立了学习攻关小组,专啃“硬骨头”。针对书本上没有的疑难问题,他们努力进行攻关,集思广益,研究新办法,制定新方案。今年夏季天气炎热,空调用水量大幅增加,他们改进了回水线路,使空调水循环利用率提高了30%。上月初,他们采取加装密封门、换风窗等措施,在巧用自然风和设备自身散热来保持车间温湿度稳定的同时,使空调电机运行负荷降低了5%。三是积极学习同行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今年该班15名职工已累计到8家同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90人次,学习吸收了多项先进的技术经验,对提高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支持鼓励职工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撰写技术论文,变无形为有形,互相交流切磋,放大经验效应。全班职工已撰写技术论文50多篇,在省市级纺织行业内刊上被选用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