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回复: 0

走近贵州省赫章县第一批特岗教师

发表于 2020-11-4 09:41: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日报

    一张微微泛黄的旧照片中,小伙子一身白色西装,脖子上系着领带,头发梳得整齐,与身旁衣着朴素的小女孩形成反差。

  照片上的小伙子正是石明警,那是他刚当老师时与学生的合影,西装是毕业前为找工作专门定做的。

  “7岁那年,我被爷爷送进村小念书,班里的数学、语文、体育等科目,全由一个老师承担,并一路教到小学毕业。”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石明警深知农村孩子上学不易,更亲历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窘境。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时,他萌生了报考特岗教师的想法。

  石明警和张静是大学同班同学,上学时就互有好感,腼腆的两人一直没向对方表露过心意。赶巧的是,毕业时他们都考上了赫章县特岗教师。石明警原本已被安排到县城周边的学校,得知张静分到了双坪中学,便主动申请调换至这所更偏远的学校。

  双坪乡离县城6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1900米,当年进乡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石明警清楚记得,报到那天,时任校长唐胜永来校门口迎接,脚上的白色运动鞋显然是新买的,鞋面却覆盖着厚厚一层泥渍。那一刻,石明警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里的艰苦程度。

  2006年秋季学期,双坪中学迎来石明警等15名特岗教师,当时学校仅有1栋教学楼,老师们挤在两间房里办公,没食堂也没宿舍。学校租下周边15间民房,给特岗教师当宿舍。

  “一个铁架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其他的全靠自己解决。”看到住宿环境,有人当场就哭了。唐胜永心里也打鼓,拿不准这帮年轻人能坚持多久。

  双坪中学2003年建校时,从初一到初三,每个年级各开设两个班,唐胜永任首任校长。“在全乡范围内抽调老师,大部分老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能把课开起来成为当务之急。”到2006年,双坪中学已扩大至9个班,唐胜永心里清楚,优秀教师短缺问题解决不了,提高教学质量就难以实现,“特岗教师的到来,让学校添了有生力量。”

  新入职的石明警一度很困惑:自己学的是地理专业,学校却让他教数学,张静则被安排教英语。“压力大,毕竟不是自己擅长的科目,心里没底。”事实上,这也是学校的一片苦心:让新老师从薄弱学科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全学段教学,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就这样,石明警接过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开学前,他特意查看了学生的小升初考试数学成绩——及格者屈指可数,最高分仅72分。“我知道孩子们基础不好,但没料到会差到这个程度。”石明警回忆道。

  石明警没有泄气,他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己也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底子薄弱,不代表不能成才。”

  开学第一天,石明警精心拾掇一番,当他西装革履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眼中满是惊讶。“可能从小到大没见身边人这么穿过。”石明警说,这样着装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们认定这位新老师是专业的,有能力带着大家改变学习状况。

  改 变

  “以往乏味的数学课被老师讲得妙趣横生”

  开学不久,新来的特岗教师们渐渐发觉,每次走在校园外面,总有人好奇地盯着他们看,有时还会窃窃私语。

  “你们过来的事在双坪传开了,老乡都想看看呢!”面对年轻老师们的不安,唐胜永哈哈一笑。原来,当地群众听说来了特岗教师,以为是县里派来的资深老师,一看是一帮刚出校门的姑娘小伙,纷纷议论新老师到底有什么能耐。

  “老乡关注特岗教师,说明抱有期待,何不发动他们一起教育孩子呢?”一段时间接触下来,石明警发现班里的学习氛围有些提不上去,一些孩子还有厌学情绪。唐胜永的话点醒了石明警,他计划在班上开一次家长会。

  “一些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这会儿都忙着秋收,怕是没几个人愿意来学校。”有年长的教师提醒石明警,可他坚持试一试。挨家挨户通知后,还真把老乡们说动了,家长会当天无人缺席。

  “孩子上学好几年了,我都没跟老师讲过几句话。突然接到开会通知,紧张哩!”头一次参加家长会,钟贤军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他没去赶场卖山货,天没亮透便出了门,赶了10多里的黄泥路,按时坐到了儿子的课桌前。

  “我们文化程度低,想让孩子读好书有出息,使不上劲。”“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能不能出息全靠老师呢!”会上,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听完发言,石明警更加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仅靠老师一头热。

  “他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课余时间不是跟学生在一起,就是跟家长在一起。”工作不久,石明警和张静确立了恋爱关系,虽然同在一所学校教书,两人一起浪漫的时间并不多。

  班上52个学生,不管是住学校附近,还是在大山深处,石明警都逐一走访,有时还会拉上任课老师一起去家访。他想尽可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家庭环境,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老师翻山越岭去家里坐坐,学生和家长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慢慢改变对待教育的态度。”

  现在贵阳一家企业工作的唐慧,终生难忘当年班主任石明警的家访。坐在省城的办公楼里,她时常在想,如果没有遇到石明警,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许不会转变。“当时成绩不好,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没心思上学。”到石明警班上没多久,唐慧就没来上课了。决定辍学的她正犹豫是留在家干农活还是外出打工时,班主任找上了门。

  “石老师像大哥哥一样,没谈大道理,就讲自己走出大山的故事。他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走出大山。”唐慧最终回到了学校。

  石明警对于唐慧的鼓励,不只在学习方面。学校有文艺活动,石明警总会特意安排这个有点自卑的女孩牵头排演节目,让她在掌声中找到自信。后来,无论是上高中、读大学,还是参加工作后,每次遇到难题,唐慧仍然习惯向石老师求援。

  在悉心做学生和家长工作的同时,石明警尝试着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以往乏味的数学课被老师讲得妙趣横生。”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石明警带的两个班数学平均分跨过了及格线。

  石明警干得风生水起,其他特岗教师也不甘示弱,做家访、创新教学方式、组织课外活动,大伙都铆足了劲。在这群年轻人的带动下,双坪中学变得活跃起来,老师们各尽所能提高教学质量。

  首批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结束时,正好完成一个全学段的教学任务。2009年中考,石明警所带班级数学考试平均成绩78分,及格人数过半。那一年,双坪中学的升学率超过40%,比3年前提高了一成左右。

  那一年,这15名特岗教师,13人选择继续留任,全部考核合格,转为正式在编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