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回复: 0

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来论)

发表于 2020-11-4 11:30: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河北邢台 邢政豪
北京不少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增设了适老设施,比如走廊里的连续扶手、感应夜灯,室内的防滑垫等。这些设施虽不像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那样必需,却对提升老年人生活、出行的便捷性,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重要意义,贴心举措赢得了群众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与百姓幸福紧密相连。从群众需求出发,是办好民生实事的关键。当前,各地正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怎样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是各地方政府共同面临的考题。道路好不好走、出行方不方便、绿化美不美观,居民体会最深、相关诉求最迫切。聚焦群众需求,有的改街、改院、改设施,有的添新、添绿、添服务,环境好了、设施全了、服务多了,许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后,既提升了“颜值”又提升了“内涵”,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百姓的幸福增量。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不仅要有速度力度,更应有温度。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共商共建,多提供一些“菜单式”的选择性服务,多规划一些“一区一策”“一栋一策”的因地制宜政策,将绣花功夫贯穿规划、动员、建设全过程,融于细微之处,才能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成暖心舒心民心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