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0

走进海尔大学丨海尔员工思想锻造的熔炉,能力提升的黄埔军校

发表于 2020-11-4 11:33: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海尔大学不是“大学”,但它又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说它不是“大学”,是因为它不是教育部所批准的对外招生的大学。说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是因为它是海尔人心目中的学习殿堂,是企业界所向往的圣地。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指出:“企业办大学关键在于其内涵和软件,海尔大学要成为海尔员工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能力提升的黄埔军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海尔大学重点抓企业文化和模式创新的建设,开始了以“观念、案例、互动、传播、”为主线的大学培训,为海尔生态圈的培养和输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新定义学习生态



【海尔大学执行校长  孙中元】


互联网来了,世界进入了不确定的时代,这种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运营、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著名的乔伊法则告诉我们“那些最聪明的人都在给别人打工”,现在,人力资源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整合任何地方你想要的人,这要求企业从依靠自身的资源发展,转型为开放的生态圈。


同时,这也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加速培养人才及建设组织?


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海尔大学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学习生态圈的三个转型。






组织的转型:成为网络化组织


互联网时代,企业颠覆他组织为自组织,从大型管控型组织裂变为小微公司,小微公司直面用户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培训也要打破组织边界,成为网络化组织。


人才的转型:从激活人到自激活


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这与前沿商学院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的汤筱君导师所指出的人才是企业用出来的观点非常相似。同时,每个员工都从雇佣者变成了创业者,成为企业的动态合伙人。因此,企业培训要做的是——如何帮助每个人价值最大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海尔大学突破原有的人力资源建设结构,构建出一个开放的人力资源体系,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将人力资源融入每一个小微当中,实现从激活人到自激活。 




学习的转型:按需定制学习


人才的学习发展,要从强制学习转型到按需定制学习。海尔搭建了一个平台,为业务部门的学习发展提供资源,业务部门也能从平台上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庄子·外物》中曾说过,“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人人往往将其等同于卸磨杀驴,但其实并非如此。“互联网时代企业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工具类、知识类我们并不缺少,我觉得是缺少变革的意识。尽管变革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但随之而来是战略、业务的真正落地。”


海尔大学经历了三次驱动升级,从领导驱动到业务驱动,再到如今的用户驱动,一个从封闭的企业培训到开放学习生态圈的建设过程。


所谓学习生态建设就是通过用户生态和服务生态,即建立社群和人单合一非线性管理工具化、手册化去构建海尔大学学习生态圈,最终实现所有资源方的共创共赢。未来,海尔大学还会继续开放,比如提供课程案例输出、咨询服务、企业级服务等。



海尔大学的使命







互联网时代,海尔正在由原来制造产品价值的企业转为制造创客价值的平台。海尔大学聚焦创客加速培养,促进人人创客战略落地,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同时输出海尔的创新管理模式;吸引一流资源打造学习生态系统,打造创客自助、用户定制的开放的学习资源平台;加速创客孵化及小微转型,在与用户开放并联、实时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员工活力,推进小微引爆,推动组织文化转型:


对员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能力提升解决方案,使员工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激发每个员工的“创业、创新”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成为自己的CEO。


对企业:在这个开放平台上员工可以直接与外部资源进行互动、探讨,不仅可以进行培训学习,还可以开展合作聚合资源共同开发家电产品,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增值的生态圈。


对社会:沉淀海尔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对外输送,树立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路标。扩大海尔创业平台的影响力,同时吸引外部优秀创客、优质项目到海尔平台上创业。



海尔大学的培训体系





海尔大学搭建并联的培训平台,持续为员工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差距和实际需要,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通过搭建小微创客的学习平台和创客孵化加速平台,与用户实时互动交互,为小微提供个性化培训解决方案,助力组织转型及创客加速。




创客学院是海尔大学专门为加速培养创客而设立的,依托海尔平台,吸引内外资源,通过公开课、训练营、导师辅导、互动社区等多种形式提升创客能力,搭建创业项目与投资人对接的平台,已形成集创客公开课、创业训练营、导师辅导、互动社区等多样化的创客加速培养体系。


创客公开课:基于创业前、中、后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初创创客及潜在创客系统了解创客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搭建形成了包含创业机会、商业企划、用户交互、产品创新、电商营销、公司运营、投后管理等12个节点30余门课程的公开课体系,先后吸引了硅谷专家、互联网公司高管、投资人、海尔内部成功创业小微主等人围绕多个主题开展公开课,吸引内外部创客参与培训交互。


创业训练营:通过原型日、私董会、项目路演等为创客提供实战辅导,加速创业项目。海尔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创办“海尔创业训练营”,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清华全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与山东大学进行战略合作推进创新创业联盟活动等,打造海尔创业训练营品牌,持续为创客们提供更大的平台,对接更多的资源。


创客联盟:搭建与高校对接的开放的创业加速平台,通过高校创客联盟,吸引政府、企业和创客机构参与,联盟成员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创业扶持平台,共同搭建高校创客孵化加速生态圈。高校创客联盟主要聚焦创客培养、众创空间共建、创客生态完善三个方面,通过系列校园创客活动,吸引高校导师、学生、技术资源,实现项目创意和学生创客抢入的全流程闭环。


创客大赛:海尔生态圈面向社会共同举办创客大赛,吸引全球成熟创客进入海尔创客生态圈,通过在线申请、筛选面试、创客训练营修炼、演示日路演、孵化五个阶段,筛选创客团队和项目,并加速项目孵化,共享创新创业资源。


创客模式输出:海尔大学面向社会输出海尔创客模式,将海尔的创客模式探索开发出海尔的创客加速模式、HR按单聚散、HR单人酬等课程,通过将海尔的创新孵化模式及成功创业案例等总结沉淀并对外输出,扩大海尔创业平台影响力的同时吸引外部优秀创客、优质项目到海尔平台上创业,通过创客文化交互及沉淀等营造创客文化氛围,驱动创客转型。



海尔大学的资源平台

海尔大学通过搭建学习资源平台、课程平台、讲师平台、交互平台、测评平台、硬件平台全方位的推动互联网形态下的新学习管理体系。吸引内外部一流资源,持续推进集团的战略转型,提升小微创业者的转型、创业、创新能力。


云平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集团战略的转型,海尔大学建立了以“云平台”为依托的培训生态系统,并搭建海尔大学微信公众号进行知识及模式分享。通过“共同探索创新模式”吸引全球一流的资源参与到员工学习当中,开放并联,实时互动。海尔大学已经与哈佛大学、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欧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微软、思科、宝洁等诸多世界一流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可以24小时在线与员工进行案例互动、分享创新经验。


创客测评:通过搭建自助化、场景化、专业化的测评轻平台,为创业小微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提供人才评估解决方案,提升创客自我认知,助力小微团队的优化配置与发展。


资源吸引:搭建无障碍、全流程、持续迭代的资源吸引平台,拆掉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墙,打造与用户开放交互、无障碍的全流程在线资源吸引平台-资源共享云,充分交互、公开透明,根据用户评价持续迭代。


课程资源:在现有海尔大学课程讲师交互平台上,聚集着4000多门课程、数千家外圈资源、500多名内部讲师及导师,为创业小微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提供人才支持。


讲师资源:通过搭建内外圈培训师生态圈交互机制,建立体系化、专业性的培训师交互平台,对外输出海尔模式,对内进行组织文化、创客素质、小微经营等方面的培训。海尔大学是海尔集团讲师和导师认证的唯一机构,同时也是海尔集团对外培训的唯一机构。


在线云学习:打造全球创客自助的在线云学平台,通过云互动群、微信群交互、MOOCs、腾讯、网易公开课等形式,创客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的自主自发学习。


硬件资源:聚焦用户需求,打造开放、交互、个性化的硬件资源,让资源与用户并联交互,助力解决用户学习方案,实现大学硬件资源的市场化增值。

海尔大学重视企业文化,并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驱动,既实现了学习价值向商业成果的转化,也帮助学员成为企业家,创造用户价值。打造海尔标准。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管理,一流企业做标准,百年企业做文化。
——前沿商学院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的汤筱君导师


海尔的理念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大学将继续创新发展,帮助创客实现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