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8|回复: 0

绝响

发表于 2020-11-6 19:53: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国卿

听古琴老师们演奏《广陵散》时,那最后一声总是让人纳闷,有的弹得余音袅袅,有的则是戛然而止,像是突然中断的乐曲。

传说《广陵散》是三国嵇康所创,他最后一次演奏则是在刑场,又说此曲即《聂政刺韩王曲》,无论是嵇康或聂政,生命都戛然止息,因而琴人若以指法“剌”一声结束乐曲,最符剧情。

古琴指法“剌”即是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三指并齐往外急速出弦。元朝耶律楚材整日弹奏《广陵散》后,写了一首长诗,特别描述此一“剌”声:“品弦欲终调,六弦一时划,初讶似破竹,不止如裂帛。”当今某些琴人演奏终了,三指一齐由第六弦划至一弦后,手掌趴按弦上,阻断余音,真有破竹裂帛神韵。

然而嵇康在刑场演奏此曲,又是何意?

以他性格应不为哀伤死亡。后来偶然读到南朝刘敬叔《异苑》的一则志怪,始略领悟。这故事说,嵇康夜晚于灯火下弹琴,突然来了一个人,起初脸面小小的,却渐渐变大到丈余,且颜色甚黑,嵇康“熟视良久,乃吹火灭曰:耻与魑魅争光。”嵇康就刑前演奏那绝响,虽是面对死亡,亦无异吹灭了灯火,不见世间之魑魅魍魉。

从此听《广陵散》,听到最后一音突然终止,难免想到“耻与魑魅争光”,是傲骨也是遁世,至于余音不歇的演奏法,总觉情感稍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