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2|回复: 0

少儿体育培训热背后的冷思考

发表于 2020-11-7 15:3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16日,教育部召开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明确提出学校体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同时针对体育素养的评价、记分等升学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推进。10月28日,云南省教育厅召开《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听证会,听证考试方案将大幅提高体育、美术、音乐考试分值,体育由50分直接提升到100分。

  这些新闻,都释放出同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体育锻炼、体育测试将在学校教育和考试体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际上,中央和地方出台这些意见、方案之前,很多家长也已经意识到了强身健体对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意义,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和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花钱把孩子送进各种体育培训班,希望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孩子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意志上的锤炼。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过去在重文化轻体育、重应试轻素质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久,也走得够远了,现在开始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素质养成,既是一种纠偏,也是一种回归。

  但是,很多家长也发现,市面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少儿体育培训机构,看似选择多多,但是报名参加培训以后,就发现很不靠谱。有些培训机构收费很贵,一次课收费上千元,最贵的年卡要15000元,而培训的效果却差强人意;有的培训机构课程内容不明确,打着个性化培训的幌子,结果成了想培训啥就培训啥,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随便找个马路边就培训滑轮;还有的培训机构安全性堪忧,不给孩子买意外伤害险,培训过程险情频频,让人心忧。

  少儿体育培训热,背后要有冷思考。现在,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的火爆,不过是教育和升学政策导向发生变化之后催生出的一种虚假繁荣,难免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很多本来不从事这一行业同时也缺乏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人员,纷纷改行干这一行业,培训质量可想而知。而作为家长,没有必要跟风,即便教育部门释放出加强体育锻炼和测试的信号,也未必非要通过上培训班的方式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像跑步、跳绳、打篮球等,同样可以起到锻炼身体、提升素质的作用。

  即便要报名参加体育培训班,也需要多方考察,看看培训机构的开办时间,有没有被人投诉举报过,查验一下培训老师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等等,都是家长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如果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可能只会得不偿失,也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