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加油!”昨天下午,主题为“拥抱进博 共享未来”的2020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默克中国区总裁安高博用一句不太熟练的中国话作为他发言的结语。就在昨天上午,默克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宣布将在上海投资1800万欧元建设“默克电子科技中国中心”,并与东浩兰生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帮助生物医药创新及诊断所需研究材料快速清关。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2020上海城市推介大会无法邀请很多境外嘉宾到现场,为此,大会专门设置“跨国公司代表分享”的特殊环节,通过现场和视频分享两部分,邀请一批深耕上海多年的跨国公司企业代表,分享在沪发展的感受和进一步投资上海的意愿。
首先是一些跨国公司全球负责人的“云”出场。为上海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点赞”,他们诚意满满。
友邦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说:“1992年,友邦保险作为首家外资保险公司重返老家上海,参与和见证了上海引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蓬勃腾飞。上海包容、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今年在上海市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友邦中国改建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再次落户上海。”
达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范易谋介绍,上海是达能数家公司在华总部的所在地,“30多年来,我们切实感受到上海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创新生态日渐完善,人才资源不断丰富,正是这样优质的土壤使达能得以扎根上海、深耕中国,将中国市场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今达能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欧莱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巩表示:“今年,上海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城市的韧性。我们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决心为上海打造成为‘美好消费’的策源地和‘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贡献更大力量。”
无论“云”上还是现场,这些跨国公司掌门人还不约而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化作实际行动,就是加大投资力度。在“云”上,生物制药企业百时美施贵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康睿捷透露,未来五年,他们将加速把全球创新成果引入中国,计划在免疫肿瘤、血液学和免疫学等领域引进近30个突破性创新产品和适应症。武田制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博科说,“上海最新的外资政策令人鼓舞,让武田更加坚定了扎根上海、服务中国的信心。明年,武田中国总部将迁至上海前滩,完成新办公室的扩容。”
在现场,大宗商品企业路易达孚全球首席商务官兼亚太区总裁周学军表示,虽然面临疫情,但今年他们却决定扩大在上海的团队规模,并且已准备在上海设立投资公司总部。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说:“微软将持续在上海、在中国投资。在上海的紫竹园区,我们刚刚增加了一栋7000平方米建筑,并在短短几个月里,新增了500名员工。预计明年我们在上海投入的资源还将翻番。”
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鲍克杰介绍,2015年,思爱普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证明“到上海去,植根上海,服务中国”企业发展战略完全正确。目前,他们正在上海启动一个与云计算有关的宏大计划。就在昨天上午,思爱普通过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刚刚与中海油签订了一个大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