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23|回复: 0

支架不用装一辈子了 我国首例完全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研制成功

发表于 2020-11-9 07:4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日报讯 (陈惠芬 记者王春)传统冠脉支架,都是金属材料制作的,这种支架一旦植入,就要和患者的身体终身相伴,甚至产生诸如支架内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后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和他的团队日前自主研发出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TM”,并率先完成了我国首例XinsorbTM的植入。这标志着我国支架研发水平已站在国际前沿,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进入临床将造福更多冠心病患者。
    完全可降解支架被称为冠脉介入的“第四次革命”,国际上只有极少数跨国公司掌握了该支架的工艺技术。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团队潜心攻关数年,与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了新一代国产化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TM”。
    该支架由高分子聚乳酸构建药物释放平台,植入体内两到三年内将被完全降解吸收。有别于传统金属药物支架,此支架被植入后的一段时间内,狭窄血管将得到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出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支架即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血管结构以及舒缩功能完全恢复至自然状态。
    该支架的研发经历了从早期设计成型、优化改进、大规模动物实验验证到临床试验阶段,历时6年。葛均波新近在世界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心脏介入大会——Euro-PCR会议作了题为“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平台:Xinsorb支架”的特邀报告。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XinsorbTM首次在国际会议上公布研究成果。
    据了解,XinsorbTM支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在9月5日启动了临床探索性试验,入选第一例患者。新一代支架在完成开通狭窄血管的使命后,2—3年在体内逐步降解,最终血管恢复原来的形态和功能。葛均波表示,其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并优化该支架的设计和性能,同时将重点围绕“心血管支架系统研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和器械研究”以及“肾交感神经消融技术与器械研究”三个方向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力争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