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9 15:49:05
|
查看全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西影为什么当时行现在就不行了?”
很多电影爱好者这样发问,西影人也这样自我追问。上任之初,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调查,形成了5万字的调研报告。
报告认为,改革创新,一直就是西影的基因。
1984年12月,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第一个推行企业化改革试点的全国电影制片单位,创造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
重新扬帆,必须改革。2016年6月23日,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西影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振兴发展方案》,吹响了西影深化改革的号角。
“我们按照改革方案努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就发现,比体制机制更难改变的是观念。”西影集团党委副书记黄献松说。
档案在企业放着,自己抱的就是铁饭碗。很多老员工这么认为。他们要么在下属企业另觅工作,要么人浮于事。
2017年一个晴朗的下午,一辆大卡车驶入西影厂,存放在档案室的所有员工档案被搬上卡车,运往人才市场,包括王勇、赵文涛。
老人新人,一视同仁。领导班子决定:“谁用人、谁管人、跟谁签”,全面推行市场化人事管理改革。
铁饭碗没了,但并未让一个人丢饭碗。当时,集团本部有215人,通过竞聘上岗压缩为57人,工资按绩效考核。其他人员或与下属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调任适宜岗位。西影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活力随之激发。
“做文化产业,文化是核心资源、创新是核心能力、资本是核心推动力。为什么陕西文化产业做不起来?我们不缺文化资源、不缺创新人才,但是核心推动力不行——缺资本。”王勇说。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发布,支持改制文化企业以作价出资方式盘活国有土地资产,恰如久旱之甘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陕西的文化建设,两次来陕西考察都对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出要求。”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说,“振兴西影、振兴西部影视是陕西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陕西省委省政府多次就西影通过盘活土地资产、扩大资产规模事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协调推动有关工作。2020年4月,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西影按照作价出资(入股)方式,盘活厂区土地,助推陕西影视产业发展。
“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为西影未来10年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王勇说。
西影集团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出组合拳,降低成本、盘活存量,资产规模已从2015年底的5亿元增至目前的21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