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这么一个小康村,历史上,人们在这里观赏着号称太原外八景的“汾河晚渡”,传说着“西翟兰村好地方”,然而历史已远去……而今,在这方土地上,在一个人的带领下,人们赞叹着新农村建设的美景,诉说着“南翟金滩好地方”,继续着过去的神奇话题。这个人就是“南翟金滩”的创始者、全国劳模、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南翟村党总支书记、金滩实业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建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赵建庆的带领下,南翟村走出了一条“开放的金滩、殷实的南翟”的发展道路。2007年,南翟村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生态文明村”。
想在先走在前 抓住发展机遇
赵建庆说:“南翟村能有今天,一个字‘先’,处处走在了别人前头,抓住了发展机遇。”人口不到500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南翟村,创造了省内的一个个“第一”:第一个实行土地双向承包,第一个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一条龙免费服务,连续十年全市售粮第一,第一个实行村务民主制度化管理……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赵建庆被村民选为生产大队长。从此,南翟村的产业结构由单纯的种粮开始向种菜、种林、种果发展,先后开发菜田200亩,种植林果100亩,开发鱼池30亩,形成了粮、菜、果“三三制”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从1986年起,南翟村先后投资近200万元,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解决了南翟村民的温饱问题。此后的十年间,南翟村连年夺得太原市“人均售粮第一名”。赵建庆被树为太原农村五大“红旗干部”标兵。然而,有限的区域发展并不能快速致富,赵建庆谋划着南翟村的长远发展。
赵建庆时常琢磨,什么样的体制最适合农村的经济发展。1992年,借助邓小平南巡谈话的东风,“在确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构想逐步在赵建庆的头脑中成型。1992年年底,他以村办企业金滩实业总公司为基础,实行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彻底改革农村村级管理体制和分配体系。在村级管理上,金滩实业总公司逐步代替村委会的经济职能,走农村企业化管理之路。接下来的几年,南翟村固定资产、产值收入、人均收入实现了连年翻番。目前,金滩实业总公司年完成产值上亿元,创利税千万元,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全村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以上。
打造金滩文化 建设和谐新农村
赵建庆经常说:“人,必须有精神支柱,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而一个村要想和谐发展,欠缺不了一种乡村文化!”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赵建庆倾情打造金滩文化。1997年,南翟村投入30万元建设金滩文化长廊,宣传治村的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和企业概况。该村“两委”班子成员编写了近60万字的全套8本村史资料《南翟村规范化管理资料汇编》。该村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活动:农历正月十五民间文化活动周、清明节植树活动周、“七一”党建村民代表活动周、农历七月七村庙会文化活动周等十大节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赵建庆还瞄准一个目标:实现绿色转型,打造新型农业生态园区。赵建庆向记者介绍说,南翟(金滩)现代农业生态园占地面积600亩,一期工程已投资1000万元,内设休闲石凳、景观石百余个,开始向观光旅游的现代农业功能发展,同时还要引进美国凯特杏15000株,欧洲女神、兰密西梅树2000株等共计50000多株。南翟(金滩)现代农业生态园将是南翟村未来几年实现绿色转型的扛鼎之作,也将向世人展示一幅现代新农村的瑰丽画卷。
30多年来,赵建庆致力于改革,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缔造了一个富裕的南翟村,同时他也收获了荣誉:先后4次被评为省劳模、5次被评为太原市特级劳模、十几次被评为太原市劳模,2002年被评为太原市“率先发展”模范党员,2004年被评为太原市“农村致富十佳带头人”,2005年被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授予“优秀村官”,2006年被太原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十佳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以企带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企业家,2008年被全国第八届“村长”论坛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百名优秀村官”,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