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培训127场,培训9758人,赠送手机8594台,安装宽带409条,建立“夕阳红微信群”319个、QQ群358个……
这是徐贵祥5年来的主要成绩单。
他是浙江江山市双塔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老师,从2016年起就默默干起一件大事——开设“老年手机课堂”,教老人用智能手机。5年间,他和他的“老年手机课堂”走遍了江山所有的乡镇,让近万名老人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和愉悦。
在冬日里,读到这样的新闻,不由得让人平添几分暖意。
除了被暖到,龚先生至少还有如下感受:
一,面对数字时代,老人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
二,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可能被低估,适应数字时代,老人可能有先天的短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应该被时代抛弃。他们有享受新科技福祉的权利,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去适应新的时代。
三,“数字鸿沟”客观存在,但我们的社会不应强化这样的设定,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带着老人一起奔跑。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5亿60岁及以上的老人。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其进程正好与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交织在一起。
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6次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9.4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9700万。这意味着还有1.5亿多老人可能尚未“触网”。
显然,对于这一部分尚未“触网”的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从而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并非易事。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老人与手机”问题愈加凸显,最近几个月,多地发生老人因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导致摩擦的事件。“数字鸿沟”的讨论也因此变得热络。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道数字鸿沟,那么它就不只是老人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难题。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