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9|回复: 0

谢金平:传承工匠精神  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新作为

发表于 2020-11-11 11:23: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叫谢金平,是东风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车架厂的一名设备维修工程师。我汇报的题目是《传承工匠精神  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新作为》。

2001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车架厂负责数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虽然是机械专业出身,但面对先进的数控设备,我却一片茫然、无从下手。为尽快进入状态,我整天泡在现场,抱着厚厚的资料对照设备实物,一点点地研究分析;观察设备运行状态,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傅请教;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学会一步步解决问题。有一次为解决一台设备液压问题,我硬是在现场坚持了两天三夜。困了就随便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饿了就喝点白开水、吃几块饼干,接着继续检查和分析。直到第三天早上,问题得到解决,设备交付生产,我才回到宿舍,睡了差不多20个小时。

大量的实践积累,不断的学习和刻苦钻研,经过钳工、电工到技术工程师等不同岗位的历练,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只有脚踏实地,干在实处,才能体现个人价值。我始终坚守在设备维修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的身影。2007年我们车架厂筹划建立辊压车间,需要将原来安装在试制车间的两台进口三面冲搬迁到新车间。外国人为保护知识产权,不给安装图纸,只能先拆卸、再重新组合安装,并且要保证备冲孔精度。我主动请缨,4个半月时间我一直蹲守现场,及时解决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设备调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搬迁调试工作提前半个月完成。同时,针对三面冲测量装置调整方式中间环节多、调整时间长、精度差等问题,我设计出一种辅助样板进行调试。采用新的调整方式使调整精度提升了50%以上,调整时间缩短到原来的35%左右,每年可节约调整费用约70余万元。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制作设备检修计划270余项,参与完成工厂级课题、部门级改善课题及各类小改善174项,累计创效达350余万元。先后编写三面冲故障培训课件6篇,疑难故障处理记录分析文件7篇,对维修班进行技术培训141人次。2015年,车架厂正式成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谢金平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东汽17年,我同设备打了17年的交道。过去我们主要靠加工组装增长,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改革开放后的多轮升级改造中,也主要依靠外资流入带来先进技术设备,而且多以生产线和最终设备为主,制造技术严重依赖进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产业工人永远的痛。

我们车间当时的三面冲设备全是从比利时进口,单台价格达2900多万元。为减少引进资金,我提出与济南捷迈公司联合自主研制。当时国内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可以学习借鉴,我慢慢啃全英文资料,借着电子词典一点点翻译和理解,同事们看到我那备注的密密麻麻的资料,还笑说我比高三的考生还用功。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我从安全、设备使用、维修等方面提出了119项改善措施,确保了国产五主机三面冲的顺利投产,单台价格不到1200万元,打破了比利时的垄断,填补了我国独立研制纵梁三面冲这类高精尖设备的空白。

时光飞逝,我伴随着东风汽车公司的发展壮大而成长,沐浴着组织的关爱温暖而成才。“专注、用心,把工作做到极致”是我们这一代产业工人的不懈追求。今后,我将在本职岗位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刻苦钻研技术,使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在助力中国制造、实现中国梦征途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