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45|回复: 0

原总书记秘书终于开口了:那年首长指示,决不能向群众开枪

发表于 2010-11-5 09:27: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晓楠:前些日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赶赴西南主持抗旱救灾工作的时候,在百忙中撰写了一篇文章,提及了一位前辈和老上级对他工作和学习上的影响。温总理当时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随后《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这篇纪念文章《再回兴义耀邦》,但闻浓浓缅怀,又见字短情长,而今天的《中国记忆》,我们也请到了曾长期担任胡耀邦秘书的梁金泉和李汉平,来为我们讲述一段在耀邦身边工作的日子。

解说:在今天中国南海边的广袤疆域里,有一座四海九州群贤毕至的特区之城,这就是深圳。曾几何时,梁金泉和李汉平曾经几次随同胡耀邦来这里考察,胡耀邦不仅参与决策了这里的拓荒之旅,也在这里亲历并见证了渔村变都市的华丽转身。而在人们的回忆中,1979年胡耀邦第一次踏足深圳,并开启了一段改革开放的传奇。

梁金泉(胡耀邦秘书):在海军的帮助下,找了一个小舰艇,我们就乘那个小舰艇说去近距离看看香港,当时我们不能到香港的地面上去的,只能在海上,那么海军的说他们可以到最近最近的地方,也就是说就到那边上,上了岸就是香港,在那水域里是可以的。耀邦同志说很好,我们去看看。这回啊,是耀邦同志,我记得啊,他跟我说,他是第一次近距离看香港的外景,还是看不到里头。我们就在习仲勋,当时习仲勋在广东工作,陪同之下,还有海军的一些领导同志就坐这个小舰艇,人数不多就去看,就到那个边上去看。当然耀邦同志问了很多情况,有的他们说得上来,有的说不上来,因为香港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们也说不上来,但是看了以后,耀邦同志感慨万分。

解说:香港、澳门和深圳珠海山水相连,但生活水平却如此迥异,李汉平回忆说,在听取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汇报时,胡耀邦的表情异常凝重。但是最让胡耀邦感到难过的却是当时日益严重的偷渡问题。

李汉平(胡耀邦秘书):当时耀邦同志当时跟他们讲,说内地往那边逃的,你们不要追赶,更不要开枪,他们要跑就让他们跑是吧,这个谋生嘛,他们在那边谋生不了,他们回来咱们欢迎,他说你越拦他越跑,你就让他跑,他要走就走,他要回来就回来,这个当时在那个地方,我觉得在那个地方,当时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当时越是拦的话越跑,越开枪,他想办法越跑,我记得耀邦同志在德国访问的时候啊,在西德在访问的时候,正好那天那个记者就问,他说总书记,他说香港现在又策反了一个,在香港被人家又策反了一个,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这是那个时候我觉得耀邦同志回答的很好,他说我知道,他说你们西方有些人他愿意搞这些,我倒觉得呢,如果你们愿意要,你们要多少,他们愿意去都可以。

解说:李汉平回忆说面对这样让人困窘的问题,胡耀邦在巧妙应对的同时,依然会有一些难过和无奈,怎么样才能让人民安家乐业,胡耀邦回大驻地后就陷入了沉思。

梁金泉:他在回到驻地的时候,在散步的时候就一直在沉思,他说一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香港,一个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深圳和珠海,怎么相差这么大呢?后来他就在那儿琢磨想来想去,他就说,还是要跟省上的人商量商量,能不能在这儿搞一个橱窗,能不能让这儿的老百姓和香港来做买卖。

李汉平:当时他这个跟省里的同志讲了这个说是,他说我提议,你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能不能在深圳建一个窗口。

记者:这个窗口干什么用呢?

李汉平:那个时候还不是说叫特区的了,特区是下一步了,就说先建一个窗口,就划出一块地出来,这个地划出来以后,完全按照香港按照西方的那种管理方法,包括引进的一些,人家引进的一些技术啊,或者什么生产的,完全按照这个香港和西方的一些管理办法,这个当然后来这个省里的同志,他们给中央写了报告了,那么后来就建立了一个窗口。那么建立这个窗口当中,我觉得这是耀邦同志上任以后的,这是他的最早的一种改革开放的思想了,这个建立一个窗口完全按照西方那一套。

梁金泉:当时这个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老百姓有的时候不敢说话啊,所以他就说,我们落实干部政策有这个问题,就是要恢复我们党实事求是的这种作风,要解民怨,顺民意,要取信于民,挽回党在民众心目当中的信任。

解说:尽管胡耀邦领导下的中组部开足马力,竭力做着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但是由于当时两个凡是的羁绊,很多毛泽东生前过问过的大案,仍是被各种各样的专案组,以主席已经批示过为名,组绕中组部的调查平反工作。

梁金泉:在落实干部政策过程当中,也有这样那样的一些说法,觉得都在翻案,这都是上边定的,怎么现在都不行了,所以耀邦同志是想很快地推动,把这个冤假错案很快地能够解决,把大家解放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呢,就不让开大会,他说不开大会,我们就开小会,开小型座谈会,实际上更具体,更直接。耀邦同志说,把这些个,也是分地区,也是分不同的行业,说你拿出几个案子,你们觉得很困难,到这来,到中央组织部来,大家一起在这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他就是实际上以南问题能解决,其他问题就好得多。

李汉平:耀邦同志当时尽管他是组织部长,当时控制中央的专案组还是原来那些人,这个很困难,后来这个耀邦同志在三中全会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后来他当时跟小平同志他们,他说这个跟叶帅他们讲,他说刘少奇同志,包括彭德怀同志,包括61人叛徒集团,他说这个要提交讨论要平反,小平当时觉得也很吃惊啊,说这个事可是个大事啊,你材料有吗,他说我材料都准备好了。

胡德华(胡耀邦之子):他很早就跟我讲,他说你忠于毛主席,你忠于他什么,他说你忠于他个人,还是忠于他说的话。他说我认为还是应该忠于他的学说,而不是哪一句话哪一个人。这么下来之后,就是说老碰到这些事,老是这个碰到两个凡是,在这会儿就孕育着这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陈晓楠:有人说胡耀邦是个闲不住的人,七年总书记任上,有四年春节都是和老百姓一起过的,全国大大小小几千个县,胡耀邦足迹所至,至少有一半以上。温家宝总理就在他的会议文章当中这样写道,到中央办公厅工作之前,他就听说耀邦同志下乡的时候,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边缘苦困的地方,更成为他重点考察的对象。

解说:1980年5月初的一天,胡耀邦对警卫员秘书李汉平说,他想到西藏去看看,当时李汉平还有些顾虑,怕胡耀邦的身体吃不消,但胡耀邦却对他说没有关系。

李汉平:他当时正好是接见一个外宾,跟小平同志两个人一起接见的,接见完了以后呢,外宾走了以后,然后耀邦同志跟小平同志说,他说小平同志我明天到西藏去,小平同志觉得很吃惊,他说你胆太大了吧,你还上西藏去,不能去,耀邦同志说没事儿,这个往出走的时候他说没事,我去,他说好吧,你去吧。我觉得他当时到西藏去,主要还是觉得文化大革命以后啊,在西藏的话,也有不少民族干部受到了伤害,是吧,这个民族政策这个西藏的发展,他还是带着这个目的去的。

解说:李汉平回忆说,当天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马上就有了高原反应,已经75岁的胡耀邦也病倒了,在拉萨休息了整整两天。

李汉平:三天以后他就开始工作了,当然这个耀邦同志在西藏的话,除了去落实去看看那个落实政策,这些藏族同胞,藏族干部和汉族干部的一些关系啊,这些都进行了一些考察。当时我觉得这个耀邦同志在西藏问题上,他当时提了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到现在我觉得也是对的比方说当时他在西藏提了问题,就是说我们在西藏的干部啊,当时在西藏的公社里面,都有我们一名干部在这儿当书记,像这个地区像这么远公社的地区,这个有的地区的话,他们这个走进去几乎有的要走三四个月,就是骑马干什么要走三四个月,就是他们人家汇报啊,他们这个到里边去以后呢,也是工作那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返回来,身体不行,再又几个月返回来,返回来到成都,有一批啊,这样的干部。

解说:李汉平回忆说,当时胡耀邦听了这个情况后,眉头紧缩,许久没有说话。

李汉平:当时这个也是给西藏是五个亿,当时那个转移支付是五个亿,耀邦同志听了这个情况,当然这个后来就有不同意见了,耀邦同志下来以后就进行批评了啊,就说把那个驻藏的干部啊撤回,耀邦同志也不是说,就是说在公社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干部把他撤回来,那个地方用不着,因为他在那里,他一个人在那里工作,有时候到不了一个月工作几天就回来了,实际上长期那里是没有人的,就像这样的话,与其是这样的话,不如把这样的干部啊把他撤回来,撤回来这个耀邦同志当时思想想法,我们五个亿,大部分都让这些干部,在这个地方开工资啊,吃掉了,对西藏的发展话没有钱,没有用的话(胡耀邦)说不要紧嘛,因为我们还要靠藏族的广大干部嘛,人民嘛,还有我们的军队。

解说:在拉萨召开的干部大会上,胡耀邦把中央考虑的几项非常措施,概括为六个字“免征、放开、走人”,免征就是全部免去全自治区群众的农牧业税,放开就是放开经济活动政策,走人就是精简汉族干部队伍。

李汉平:回来以后他就开了一个中央书记处会议,跟胡启立他们这个后来跟国家计委,开了一个会,就是西藏这个怎么发展,这个西藏发展的话,完全靠中央也不行,然后就是定了以后,每个发达的省,定点支援这个西藏,就是你今年在这里搞一个什么项目,明年在这里搞什么,包括现在还延续这个,西藏今天有今天的话,我觉得还是耀邦同志去了以后,还是起了对西藏的改革开放啊,对西藏的建设啊,真正的这个使得西藏人民过到这个幸福生活,过去他们还是比较贫困的。

解说:至今回忆起陪同胡耀邦考察西藏的经历,李汉平依然是情绪难平,李汉平说如果胡耀邦能看到今天西藏的经济发展,他应该会无比欣慰。

李汉平:所以我觉得在西藏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耀邦同志他去西藏的目的就是两个,一个是到哪儿去落实政策,西藏怎么发展,第二个就是中国的主要领导人,长期的帝国主义在这儿搞分裂,我说我们可以查一查我们哪个皇帝去过,当然后来江泽民同志去了,现在应该说我们两个主要领导都去了,江泽民同志后来去了,当然胡锦涛在这儿工作过了,但是第一人应该是耀邦同志。他就是说这是我们的土地,他就觉得他是一个总书记他应该去。

本文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