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2|回复: 0

曾想“了此一生”?蒋介石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一生最大缺点

发表于 2010-11-5 10:1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蒋介石的正确或不正确的反省,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一段时期台湾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些反省起了好作用,有些则仍如噩梦一样,仍纠缠着、牵累着历史的新一页。
  
  
   蒋介石是一个爱反省的人。他的日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他的反省记录。一周过了,有《本周反省录》;一月过了,有《本月反省录》;一年过了,也常有“本年反省录”一类的记载。
  
  
   自然,丢掉大陆,对蒋介石来说,可谓创痛巨深。他有很多反省,也有许多自责,日记中常见“愧悔无地自容”、“几无面目见世人”等字样。他甚至有过“遁迹绝世,了此一生”的念头。但是,蒋性格顽强,《反省录》自称,所造罪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待罪补过,以求自赎。(《民国38年反省录》,《蒋介石日记》手稿本)与此同时,他在台北开办革命实践研究院,调集干部学习,总结经验,多次发表演讲,其中也有大量反省、检讨的内容。
  
  
   “近因”:“外交失败”、“军事崩溃”
  
  
   1949年3月底,蒋介石在《上月反省录》中表示,要彻底检讨失败原因,拟成条目,以便反省与改革。条目自甲至寅,共13条之多(以下简称《反省十三条》),但写得很简略,多数条文只有一句话, 1951、1952、1953这几年,蒋介石逐月审读1944年至1948年的日记,不时写下心得。1951年10月,他审阅1947年6、7两月的日记后,决定将这一段失败期间的日记秘密印刷,分赠部属,共同研讨过去的得失。同年12月25日,他要蒋经国研读自己1945年的日记,认为其经历教训,比之读任何历史为有益。1952年,蒋介石再次决定将1944年的日记先行付印,供干部研究。
  
  
   研究蒋介石的《反省十三条》,综合考察蒋迁台前后的其他日记与文章,这一时期,蒋介石的反省大致可分为八个方面:
  
   反省之一,是外交失败。蒋介石认为这是“最大之近因”。在蒋看来,世界上只有强权,毫无信义。苏联外交反复无常,毒辣残忍;美国有头无尾,轻诺寡信;英国阴险狡诈,唯利是图。自己不加区别,均以“信义”对之,焉能不败。(《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49年8月17日)1946年3月,苏联乘马歇尔返美述职之际,向国民政府提出,愿出面调解国共纠纷,在东北与中国经济合作。当时,蒋介石坚拒不理。迁台后,蒋介石检阅当年外交记录,认为此举殊为失策。当时应不顾美国,以自主精神与苏联谈判,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使美国有所顾忌,而不敢轻易怠慢中国。他将此视为不能不反省的“最大之教训”。1951年,蒋介石检阅1945年11月日记,认为苏、美均是一丘之貉,如果仅据文字、语言及表面现象,即将某国视为诚意可信的友邦,将是“傻中之傻”。 1952年11月,他阅读1944年7月以后的日记,认为外交只有强权,弱肉只有等待被吃。
  
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