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应到16名,到会16名……经过投票表决,同意章乐乐同志为公司工会入党‘推优’对象。”在宁波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大榭分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开展的“推优入党”评选环节,职工章乐乐现场被确认为入党“红苗”对象。这是镇海区总工会开展工会系统培育推荐优秀工会会员(职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红苗”行动的成功一幕。
近年来,在推进基层工会改革的实践中,镇海区总工会按照增“三性”要求,坚持党建带工建,建立健全职工会员“推优入党”机制,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职工、劳模工匠、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培育“红苗”,并取得初步成效。自开展“推优入党”工作以来,镇海区有365家基层工会开展这项工作,产生“推优”建议人数523人,经党组织审核通过人数347人,“推优”成功率占66.3%。其中,企业职工技术能手116人,占33.43%;35岁以下优秀一线产业工人107人,占54.18%。
“增‘三性’,首要就是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提升工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高炳华说,对工会组织来讲,坚定政治性,就是要把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的工作做好,把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
温州籍职工章乐乐,原是建安公司一名技术员,经个人努力,成长为分公司仪表班班长,因为表现优异,经程序推荐为“推优”对象。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产业工人队伍。”高炳华说道,在“红苗”选择和引领上,我们将“组织选优”与“结对育优”进行有机结合,将“推优对象”选择的重点放在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中,并将“选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先进职工。
被确定为“推优”对象后,建安公司工会指定了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做章乐乐的联系人,从基层管理、党务知识等方面,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联系培养。“这样的一对一指导,对我成长有很大帮助。”章乐乐说,工作中遇问题,思想上有困惑,都可以找书记聊一聊。
“我们专门为‘推优’对象安排党员结对进行传帮带,在培养过程中,经常了解‘推优’对象的思想、工作情况,要求他们听党话、跟党走。”镇海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雪峰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私人定制式的“贴身”教育培养,引导他们“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
创新“育优”载体
助力“红苗”成长
“以前总想和他们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现在终于如愿了。”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电器科班长李超峰感慨地说道。因为表现优越,今年李超峰被企业推荐为“推优”对象,正式成为企业工会培育的“红苗”。作为“红苗”,李超峰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据了解,镇海区总工会在“推优入党”过程中,积极创新“育优”载体,通过“思想引领”和“平台引育”双向发力,为“红苗”搭建成长平台。同时,镇海区总工会推出“吾意乐学”公益课,组织劳模工匠、优秀职工党员开展巡回宣讲活动,为“推优”对象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职工道德楷模,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此外,镇海区总工会还积极引导“推优”对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推优”对象加入“蓝领工社”,依据自身特长,为产业工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希望通过参加这些志愿活动,能够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活动收获成长。”李超峰说。
在邹雪峰看来,将“推优”对象放在企业生产一线重要岗位和公益行动中进行多方位磨炼,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这些职工及早成熟起来,达到党员标准。
完善制度规范
畅通推优渠道
如何让“推优入党”活动有章可循,如何让真正优秀的职工成为党员?在镇海,随着《镇海区非公企业工会“推优入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出台,“推优入党”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
记者注意到,《细则》从基层工会“推优”对象、推荐条件、“推优”程序、后续培育等方面,对基层工会的“推优”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量化。同时《细则》强调,要进一步把工会会员中的各级劳模工匠、技术能手、首席工人、技能状元、优秀志愿者等优秀职工推荐给党组织,同时加强对工会会员的培养教育。
“《细则》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会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扩大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邹雪峰表示。(记者张浩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