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1|回复: 0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止校园欺凌的重要保障

发表于 2020-11-13 16:51: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5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球第一个“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而在此前的11月2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反校园欺凌系列课程就已正式上线。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专委会(筹)委员兼秘书陈光辉表示,除了学校干预,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减少孩子欺凌、受欺凌的重要保障。
反欺凌课程上线 帮孩子端正态度
  女学生被同学脱光了辱骂、跪在地上被其他同学打耳光……网络上不时爆出的校园欺凌视频让人痛心,也引起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16年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校园欺凌防治的专项政策和文件,近期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增加了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并着手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预防和干预。
  目前,国内现有校园干预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张文新教授所领导的校园欺凌干预项目。该方案包含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反欺凌态度,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率,目前正在包括山师附小在内的济南市十余所学校实施。
  山师附小的反校园欺凌系列课程,自11月2日上线后,已经在该校本部校区二至五年级的10个实验班级陆续开课,为期8周。这套课程的授课老师不仅有该校教育处主任孙丽娜,还有从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邀请的硕士研究生张钰晗、余易达、从金爽、隋筱晗。
孩子被欺凌 家长不要反应过激
  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十多年研究经验的陈光辉介绍,家庭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塑造具有关键性作用。比如,受欺凌者的父母较少鼓励孩子的自主,对子女过分保护,使孩子缺乏勇气、缺乏真正的自信;而欺凌者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缺少监控,使得孩子缺乏恰当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从这一点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减少孩子欺凌、受欺凌的重要保障”,陈光辉表示。
  另外,改进欺凌者、受欺凌者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反欺凌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反欺凌工作中,在对欺凌者、受欺凌者进行干预的同时,也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与父母间的敌意与冲突,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和讨论。
  陈光辉说,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校园被欺凌,首先,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其次,当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家长要先想办法让孩子尽量表达自己的情绪,把孩子从忧郁与恐惧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然后再讨论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此时,不要用审判的语气与孩子谈话,更不要指责孩子的无能。因为指责和审判可能会使孩子自责,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些表现可能与校园欺凌有关
  1.首要信号
  (1)放学回来,孩子的衣服、书籍以及其他个人物品丢失或被弄坏、撕裂;
  (2)身上有瘀伤、割伤、擦伤等伤痕而又解释不清。
  2.次级信号
  (1)放学后很少把同学或朋友带回自己家里,和他们在家里共度时光;
  (2)同伴关系疏远,没有朋友与之分享快乐与痛苦;
  (3)害怕上学;
  (4)抱怨身体不舒服,如头痛、腹痛、恶心、胃口不好(尤其在早上表现明显);
  (5)选择不合逻辑的较远路线上学,甚至请求家长送他们上学;
  (6)向家长要钱的频率增加,而且数额较大;
  (7)放学回来情绪低落,看上去忧伤、失落、焦虑、害怕;
  (8)突然产生情绪变化,变得易受激惹,有时突然发火,攻击或欺负别人;
  (9)出现睡眠和饮食问题,经常做噩梦,食欲下降;
  (10)出现学业问题,学习成绩突然下降;
  (11)出现抑郁症状,时常讨论自杀问题,甚至试图自杀;
  (13)不愿参加课外活动;
  (14)出现尿床现象。
  陈光辉提醒,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离婚或分居、老师批评、考试成绩不好等,因此家长要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做出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