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87|回复: 0

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发表于 2020-11-15 14:34: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活动星系核,是河外天体中一类核区活动性很强的星系的核心。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星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活动星系核的主要特征为核活动,其能量产生的方式不同于恒星中的热核反应。目前,天文学界对活动星系核与星系共同演化的本质仍然不甚清楚,但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活动星系核在大质量星系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小质量星系中,它对星系的演化是否起到重要作用仍存在争论。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蔡伟、研究员赵应和与合作者一起,对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和恒星形成历史作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矮星系和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有着类似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并且还发现当其宿主矮星系[O III]λ5007发射线光度大于32万倍太阳光度时,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以及年轻星族在光度上的贡献与其光度存在着相关性。

  蔡伟等人基于星族合成方法,对目前最大的、包含136个源的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样本作了研究,重建了它们的恒星形成历史。经分析发现,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分布较广,分布范围为1千万年到100亿年。这意味着这些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有着多样化的恒星形成历史。

  另外,这些宿主矮星系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与正常的恒星形成星系相类似,这说明活动星系核不太可能对宿主星系的化学演化产生强烈影响。同时,这些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年龄与[O III]λ5007发射线光度的关系表明中心区域的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动之间应该存在某种物理联系,如黑洞的吸积和恒星的形成,可以由相同的气体供应。当存在更多的气体时,活动星系核活动会更强,恒星形成活动也会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