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5|回复: 0

聚焦“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未来有哪些可能?

发表于 2020-11-16 21:4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张尼)15日,由新华社半月谈杂志举办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后疫情时代”医疗健康管理体系、数字医疗、精准医疗、慢性病管理等内容,就“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新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资料图:医护人员正在线答疑 方永乐 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互联网医疗在应对疫情、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互联网赋能卫生健康事业的广阔前景。

  国家卫健委今年3月透露的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同时,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实践证明,互联网医疗能够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同时,互联网医疗为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论坛上强调,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为实现全社会统筹享受医疗资源分配提供了有效的探索途径。

  他表示,创新有风险,但改革需要创新。特别是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应坚持解放思想、审慎包容的态度,在政府有效作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重塑现代医疗体系,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看来,在国家政策支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医院业务量增长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创新提供了策略,同时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

  他认为,中医药要把握好机遇,在融合发展中出实招;加快中医药大数据标准制定,在融合发展中见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融合发展中有作为。

  在疫情期间,医院的后勤管理是一大挑战,精细化管理程度也考验着各个医院的抗压能力。而这背后的逻辑便是“智慧医院”建设思维与管理的全新变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论坛上强调,医疗体系是非常复杂的,要改善它的效率和质量,就要以“智慧管理”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院应通力合作,在建立医疗服务监督平台、制定准入标准、推动远程医疗方面促进“智慧医院“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文先表示,“互联网+医疗”一定要把医疗质量的安全和数据信息的安全放在前提和首位,确保有序发展,既要鼓励创新,同时也要审慎。

  他说,只有统筹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加强监管,规范服务,才能更好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良性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