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7 15:38:57
|
查看全部
求助身边人。告诉他们你的目的。我希望更好地了解自己,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希望能够如实地给我一些评价和反馈。比如,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优点有哪些?我身上有哪些特质?你们受不了我身上的哪些习惯?你们觉得我适合做什么工作?当然,为了得到更好的反馈,你也可以自己设置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调整好心态。告诉大家你想听到真实反馈,因此你要调整好心态,因为在这些反馈里,肯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你都要全然地发自内心地接受,然后再认真对照反省。一位知名作家曾分享了这样一个经历:有一个写作爱好者通过各种渠道,加了这位知名作家的微信,特别希望这位作家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一些评价和指导。这位作家也很坦诚,把这位年轻的写作爱好者的作品一一做了点评,当然,大部分还是指出其中的不足。让这位作家大跌眼镜的是,年轻人居然拉黑了他。作家发现后,很是气愤,也很无奈,“真是好人难当啊”。如果你特别想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那就要调整心态,对外界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都要虚心接受,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客观的认知。
2.列出成就事件。写下令你感到最得意的那些事情。回忆一下在做哪些事情时,你不用太努力就能比别人做得又快又好?当别人做完一次就离开后,你仍充满兴趣,乐此不疲,想再来几次?即使一些事情你不会,一旦上手做起来就感到轻松容易,融会贯通?在职场中,有的人很适合谈客户,有的人很适合搞技术,一旦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就会让自己很有成就感。所以,不要点错兵,用错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才是最合理的用人之道。
3.找出对标偶像。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因为在他们身上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影子,或者在他们身上有你想要成为的期待中的自己。在你说出他们的名字时,你要找出欣赏每一个人背后的真正原因所在。
4.拥有快速学习力。当你拥有某种天赋时,你在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时,就会学得比一般人快,甚至到了无师自通的程度。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悟性好”,就是此意。因此,仔细回想过往的经历,找出那些让你意想不到的学习时刻。
5.梳理朋友圈。你可以列出和你经常交往的人,仔细分析他们的性格、兴趣。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我最喜欢对方的三个优点是什么?我们经常在一起做哪些事情?我们经常谈论哪些话题?连接我们友谊背后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你会发现你同他们有着相同的特质。
6.假设你有一盏神灯。试想现在你有一盏神灯,它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抛弃一切限制,问问自己你的愿望会有哪些。你可以尽情地写,不分大小。比如,你想要成为马云,你要拥有20套别墅,你想有100亿的存款,你想要有各个发达国家的绿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其中三个不同的“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随着你愿望的增加,你逐渐会从基本的本能需求写到社会责任及自我实现。简而言之,你可以问问自己在完全衣食无忧、富足和幸福实现的前提下,你最想做的几件事是什么。如果愿景足够清晰,可以以终为始倒推回来,这件事就是让你热血沸腾的,足以称之为事业的事情了。
7.了解就业市场。现在的招聘渠道很多,有小程序,还有APP,你可以借助招聘平台,对所有招聘岗位做一个大致了解,然后梳理和重新分类,比如销售、财务、战略、技术研发、行政体系等等。接下来,分析整理出每个职业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如果不清楚,可以查看岗位职责。最后,筛选出同自己的特长相吻合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做长远规划。
探索你的志趣
發现兴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要探索你擅长的事情了。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这个词儿特大众。我对摄影有兴趣,我对旅游有兴趣,我对美食有兴趣。再看我的志趣,我志在赚钱,志在文化产业,这就不只是兴头儿上的事了,它一定是小众的。在兴趣与志趣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平凡而立体的词,叫乐趣。这三个词近义,纬度却不同。
人之兴趣是初心,无痕介入;乐趣是热心,真气弥漫;志趣是专心,丈量意志。认识一老外,哥伦布。别误会,不是那位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童年时读过《马可·波罗游记》,从此,航海冒险成了他最大兴趣。为争取一次实操,十几年游说乐此不疲,其志感动了西班牙王后,拿出私房钱资助其远航,这才有了人类时光之畔“发现新大陆”的伟大存在。庄子老先生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者,捕鱼的竹器,捕得鱼来,怎能把筌忘了呢?细察职业成功者,大都因有如筌的妙趣而钓出变现的资本。该说兴趣是无价的船票,或载你驶向职涯的彼岸。
要达成志趣,还要做好目标管理。有的人像丢手绢一样,丢掉了本可以成全自我的兴趣之乐,只因为忍受不了短暂的清贫。岁月,就像随风的灰烬,早已无影无踪。有的人兴趣广泛,可晒干了,一个也存不住;有的人却善“挤出效应”,留下一个做伴侣。
有的人没寻到适合兴趣生长的土壤,却能移情所遇职业而成趣。倘若你把兴趣资本作为职业基座,那么这样的职业坐标轴是立得住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因此,兴趣相对容易发现,障碍往往在于没有发现自己全方位的兴趣,但探索擅长却要真正根植于经验和发展眼光。兴趣可以很广泛,志趣却相对专一。兴趣像时装流行色一样,会随时变化,而特长往往与自身生来就有或从小培养起来的特质有关。这种特质在成年后不易改变,也难培养。因此,如果兴趣能建立在自身特长的基础上且加以刻意培养,你就更容易取得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成就和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