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陈亮 (龙岗区兰著学校教师)
孩子的世界永远充满奇妙。教师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某一句随意的言语,也许就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点燃他的热情。
翔是我的学生,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活泼开朗,乐于助人,下课后常到办公室帮我搬作业、收拾教材教具。可这只是表象,他妈妈说他有多动症,以前一直吃药,后来担心有后遗症,就停药了。此外,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作业几乎次次“全军覆没”。
他的父母既无奈又焦虑,我作为老师也很着急。看他上课的样子,恨铁不成钢;批改他的作业,更是气得“七窍生烟”。
我不肯放弃,上课时常关注他,改他的作业更是仔细。
我一度以为这就是故事的全部了——我尽力而为,他慢慢成长,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没想到,事情迎来了转机。
那天,他还是像平常一样,撒着欢跑来办公室帮我拿教具。出门后,他却停住了,看着我,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欲语还休。
“怎么了?”
“老师,我……我想喝点水。”
我笑了,转身拿了一个杯子,很自然地走到饮水机前准备为他接水。但忽然又想起我已经泡了茶,就转身为他倒了一杯茶水。
“谢谢你,老师。”他特别认真地道了谢,然后开始慢慢喝水,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我急着上课,催他快点:“水不烫的。”他回答:“我留着慢慢喝。”
回到教室,那杯茶成了他的“炫耀品”——“老师请我喝茶呢。”他小声地和同桌说,和前面的同学说,和后面的同学说……水凉了,他还是拿着杯子不肯喝,在同学们的羡慕嫉妒中,一脸自豪。
那杯水,就一直放在他的桌面上。那节课他听得很认真,那晚的作业正确率陡然提升。
从那天开始,他和往常一样常来办公室帮忙,我总是自觉地为他准备一杯茶。日子就这么过着,他上课越来越能跟得上我的思路了,成绩也不断提升。
后来我常常想,为什么会这样?那件事前后,我对他的态度其实没有变化:上课不认真,我就提醒他;遇到他可能会的问题,就点他回答。再想起他那天捧着杯子炫耀的样子,忽然又有点明白了。或许就是那杯茶,让他感觉受到了尊重,让他感觉很有面子,而这些又让他找到了上进的动力。而我之前若有若无的刻意照顾,或许反而让孩子敏感的心有点“受伤”。
“教育”二字对一线教师来说,抛去那些宏大飘渺的形容,也许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但一杯茶水、一个孩子、一次改变,让我忽然又对这个词心生敬畏——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很重要,真的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