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8|回复: 0

怎么让农民工走出“离城近离梦远”困惑

发表于 2020-11-18 18:39: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光明日报
        有一个段子——记者问一农民工:“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农民工回答:“我最大的梦想是幸福!”记者又追问:“那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农民工说:“那是我的梦想!”听后不免让人深思。许多农民工感到自己“人在城市,心在农村”,“离城近,离梦远”。可见,农民工要从乡下人变为城市人,不仅是一个以“城”化人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
  几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不同的。老一代是为了穿衣吃饭,第二代是为了赚钱养家,新生代是为了梦想、尊严。这种梦想和尊严,迫切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支撑。当前,文化服务仍以“送文化”模式为主,农民工是被动享受,我们送的并非是他们想要的,试想你送李逵绣花针,送林黛玉板斧,就费力不讨好。
  4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影响其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共文化设施和种类较少”。
  建议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方式,推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开创农民工基层文化服务多元化模式。
  一是“送文化”。把公共文化服务搬进厂区、园区、社区,根据农民工需求,量身定制各类文化服务项目。
  二是“种文化”。通过专家辅导、才艺比拼等形式,发掘青工文化爱好者苗子,培养农民工文艺骨干,打造劳务工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秀文化”。创建农民工优秀文化成果展现平台,鼓励农民工参与文化创造。如组建街舞队、合唱团等表演团体,去参加各类电视节目、比赛活动;创办打工文学周刊、网络论坛和文学工作室,为农民工文学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