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20年前作家王蒙曾问:“当人类变得越来越事物化,当贪欲得到了技术的支持,当争斗发展了人的智慧而智慧又发展了人类的争斗,使争斗达到毁灭自身的边缘,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匆忙,匆忙得似乎忘记了生活,当浅薄、迎合、刺激的油彩差不多淹没了艺术的真容:诗能帮助我们吗?诗能拯救现代人的灵魂吗?”——题记
我从未认真想过诗歌会有如此的魅力,但这个夏天,随着第四届中国诗歌节的队伍,我走进了不一样的诗人的世界,我也开始认真考虑,诗歌到底对这个社会有着怎样的推动?
一群爱标新立异的诗人
军人出身的王久辛,让他富有情怀的诗人气息隐藏的更深些,他说话很直,几乎一语破的,他讲:“当代大多数诗人没有修辞准备。”什么叫修辞?他用手指一个个比划着:“比喻、排比都是最基本的修辞,还有更深层的修辞,中国汉语共有72种修辞方法,你用会了,写500、1000行诗让人读起来一点不觉得累,这就是修辞的作用。”
王久辛喜欢用烟嘴抽烟,说话的时候把烟拿的离人较远,他说写诗的人有三种状态,一种是自由式的,作者一般想到哪写到哪,写自己的心声,虽然缺少训练、经验,但他们的诗歌带有毛茸茸的、最初的新鲜感。他说他上中学时候的诗歌多数都是这样的形态。及至有了专业化的学习,开始对各个流派的诗歌有了研究,就进入第二种状态,专业式的,这时作者经过了正规的学习,掌握了审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写诗也变得专业起来。
说到这,他顿了一下,也许是怕我还不够明白,悠然从兜里掏出一根香烟,放在烟嘴上燃起来:“比如我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诗歌,首先是源于我对苦难的感触,30万人被杀,30万人排成排该有多壮观?可是他们就这么沉寂地躺在那里,躺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大雾从松软或坚硬的泥层慢慢升腾/大雪从无际也无表情的苍天缓缓飘降”这是王久辛《狂雪》中的诗句,他说写下这样的诗句,是因为他把心沉浸在南京的那个冬天里,那个萧瑟、肃穆的地方。
他的眼神随着香烟的云雾微微闭起:“对苦难的理解,是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的,这就是为什么诗人要有心灵化的想象力。”接着他的语言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你再想想鬼子拿刀杀人的场景,妇女被强奸、孩子在哭泣、年老体弱者发出的默默无助的叹息……”
“这时候鬼子进城了/铅弹/像大雨一样从天而降/大开杀戒的城门/杀得痛快得像抒情一般……”王久辛说他的诗里面充满了对那个时候的南京人,更是对中国人的悲惨的震怒。因此他的诗歌《狂雪》也是这样完成的,是用心、用血泪完成的。
思绪回来,他沉默半分钟,接着说:“当你对世界诗歌文学有所了解,对中国古代诗歌有所了解,当你既有沉静心灵的能力,又对世界先进文化有所准备的时刻,再加上诗人本身充沛的情感,这时就达到了第三种状态,有哲学思考的专业诗人。”
在王久辛眼里,诗人就是一群爱标新立异的人,他开玩笑说:“你看,来的这些诗人,互相谁都不理谁,他们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不同于别人。但我们人类正在趋向同质化,一样的建筑、一样的服饰、一样的城市。”他变得严肃起来:“同质化的蔓延很可怕,因为它会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停止人的思想,谁都知道克隆最简单嘛。”他把香烟掐灭,镇定地说:“我们说的所有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创新、思想的创新,诗人的作用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