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日报
       只有实现更多“从0到1”的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摆脱“卡脖子”的窘状,才有可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河北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均衡学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在优化投入结构、引导多元投入、完善资助体系、培育优势领域、加强协同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出“提高强度、优化结构、稳定支持、深化合作、多元投入、创办特色”系列改革组合拳,助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北省已经形成了以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为骨干,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的能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在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田永君(后)与助手讨论科研问题。河北日报通讯员 蔡常山供图 多元投入,让基础研究越来越“火”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原动力。前不久,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永君教授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截获多种金刚石多型体,并制备出了韧性优异的多级结构金刚石复合材料,为发展高韧性超硬材料和工程陶瓷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的持续创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省集中了一批像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平台,它们是河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创新驱动源头供给的重要研发基地。
截至目前,河北省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73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7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41家。这些平台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充分调动这些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河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课题。
省科技厅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省自然科学基金财政资金投入,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5%。此外,还聚焦河北特色和优势,强化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基础研究为行业发展服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与省内骨干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设立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
为围绕河北区域发展实际需求,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领域建设,凝练主攻方向,整合优势研究力量,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优势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基础研究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创办了河北省首个基础研究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燕赵科学论坛”,三年来,共举办了11期燕赵科学论坛,以河北省特色学科为依托开展学科前沿和科研实操研讨,邀请到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吸引了十余家重点企业参与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