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直想写这个话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写起。在大家眼里农民工干的是最脏 ,最累,挣的是辛苦钱,东奔西跑,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得收入。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安不了家。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 ,更谈不上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但其实不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融媒体的出现,那些带着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社群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流连于音乐,艺术,文学,绘画之中,寻求精神上的追求。在我身边就有几位不一样的农民工。
薛文德,一位中年农民工。从小啥事都经过 ,贩卖过小商品,卖过醪糟,跟过工程队,当过婚庆司仪。一个不愿安于现状,不愿向生活低头的人,一个有文学梦想的人。曾经在卖醪糟的间隙,写散文,写诗歌,写报道。人称“醪糟记者”。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写作。不管工作如何变化,但从未放弃追求文学的梦想。二零一六年黄土地走出来的农民诗人为题,还对他进行了专访。从一九九零年开始,先后在报刊和杂志发表诗文一百多篇,也获得过各种文学奖励。作品入选《陕西农民诗歌六十年》,是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员,地区作协会员。看一看他写的一首诗歌《农民工的眼睛》:
寻梦长安
为了印证有价的人生
也为了身后那双期盼的眼晴
蛇皮袋装着简单的行李
在城西客运站的地面上
砸了小小一个坑
又在一个个建筑工地
画下一串长长的问号
百米高的塔吊
吊得起千斤重的建材
却吊不动故乡一颗难眠的心
上下穿梭的电梯
运输着楼层的高度
也揣摩着封顶的云层的韧性
那或黄或蓝的色彩
勾勒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
这道风景里
有简单而快乐的幸福
也有深沉而悠远的思考
走过繁华的大街
天南地北听不懂的谈笑
稀释了肢体的困乏
也让头顶的安全帽
不再自惭形愧
大雁塔不知我姓甚名谁
灞河水不问我来自何方
若干年后 当我的灵与肉
在故乡的土地上安眠
不知高高的楼与楼之间
能否容留我 曾经的歌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他有了稳定工作 ,也成为单位的通讯员,更是某平台的签约作家。他也有自己的梦想,除了爱好文学,经常写作外。还喜欢唱歌,也曾经参加过各种歌唱比赛。最大的梦想就是出一本自己的文集。
另一位刘展国,平时沉默寡言,一个善良耿直,刚直不阿的高级木匠。平时给人装修房子 做家具,因人实在,活又干的好,深得雇主喜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都在忙碌着。经常看到他用手中的家伙,斧子,刨子,电锯等工具奏响生活的交响曲。他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文学,常舞文弄墨的人,人称“农民诗人”。他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稍微一加工,就成为优美的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我没有作家的大脑,
却有着写作的梦想。
我没有作家的天赋,
却有一股牛劲敢于勇闯。
开心是我人生的目标,
快乐是我人生的支柱,
朋友是我人生路上的两排常青树。
这是他给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每读他的诗歌,都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份痴爱和豁达心态。经常都能在各大平台看到他发表的诗歌,他不为名利所动,曾经有个文化馆长邀请他加入诗歌协会等民间团体,他都呵呵一笑,说纯属娱乐。只要有空,有时间,都能看到他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一首首美丽的诗歌出现在朋友圈。最近又看到他写的一篇《漂亮的中国槐》,由中国——延伸到古槐——再到家乡。被几个媒体平台纷纷转载发表。
还有一个年龄稍长者 ,一个心地善良能吃苦,乐于助人,孝顺尤佳的乡党刘公明。他长年在外打拼,经常转战南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先后到过云南,杭州,广州,内蒙等。因为对人诚恳实在,喜得各位老板的厚爱,经常被老板们带在身边。工地上比较辛苦也枯燥乏味,但他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过得充实一点,喜欢看书写作,经常关注家乡的媒体平台。平时闲暇之余,就拿起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身边的凡人琐事,抒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秉承打工不止,写作不停。把读书和写作当作人生一大乐趣,一大快事。笔耕不辍,经常在家乡各大平台看到他发表的诗歌,散文,故事,评论等。有时累了,也会对着空旷的工地吼几嗓子秦腔,抒发一下秦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始终以“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最后一位,是一个八零后 。平时忙于理发生意,他热爱家乡建设,为了把当地的“杨双山”建成文化旅游品牌,出谋划策,积极谏言。又和一帮热爱文学的朋友共同创建了一个自媒体平台,他就是青年才俊杨化鹏。一个热爱文学,喜欢绘画的八零后。把动物画的那么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一个八零后有如此境界,简直不简单,我佩服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他能沉下心来。有时也看到他录制一些正能量的短视频。
他们都是我通过文学爱好群和家乡的平台认识的,他们在繁忙的生存间隙,能够栖落在文学的枝头,抒发一下寂寞,抒发一下情感,抒发一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诗歌,用文学来武装自己,用诗文来勉励自己。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祝愿他们的明天更美好,更灿烂,更辉煌。这就是我认识的新时代农民工,在我眼里他们是最美的,是值得我敬仰和学习的人。
关于作者
作者档案:
逆水行舟,兴平庄头镇人,在外从事化工安装与维修。喜欢看书写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