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06|回复: 0

南疆富余劳动力多彩的转移就业生活

发表于 2020-11-21 15:3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在我每个月有了2000元收入,通过打工我们家重新装修了房子,改造了庭院。”提起这几年的打工经历,布买热木•加拉里丁感慨地说。
近年来,新疆聚焦劳动就业重点群体和深度贫困地区,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有序进城就业,通过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转移内地援疆省市就业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日子越过越好。
“留下来发展”
走进新疆库尔勒市泰昌棉纺厂,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只见落纱工买买提明•艾提巴克两手飞快地一边拔纱一边插管,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
“刚到厂子的时候不懂技术,但通过培训学会了技术,可以单独操作机器了,第一个月拿到2760元的工资,现在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了。”买买提明说着话,手速不减。
今年37岁的买买提明,三年前还是皮山县藏桂乡亚村的农民。2018年,报名外出就业,经过培训后,买买提明和妻子来到泰昌棉纺厂工作。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就基本掌握了操作技术,在棉纺厂有了固定的工作。熟能生巧,勤奋的夫妻俩月工资几乎翻了一倍。
“我是落纱工,我媳妇是挡车工。两个人一个月可以拿8000元的工资。”买买提明说,现在夫妻俩有了留在库尔勒生活的念头。
无独有偶,来自于田县达里雅布依村的库尔班•阿不都拉,2019年6月来到库尔勒另外一家棉纺厂工作,刚工作一年多也产生了留在库尔勒生活的想法。
“我想留在这里上班,收入不错,工作还稳定,基本上衣食无忧。”今年26岁的库尔班说。9月底,他刚买了一辆二手汽车。
带着梦想去奔跑
“我现在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现在的烧烤店迁到县城里,多挣钱,将来供孩子上个好大学。”今年31岁的阿米娜汗是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托格拉克塔村村民,她每年秋季都外出拾棉花。2018年5月,她在村里开了一家烧烤店,每月盈利2000元左右。但要想把店迁到县城,还需要一笔对她来说不小的投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年9月她继续报名参加外出务工。
“今天是我来库尔勒的第39天,已收入1万元,结束前估计还能赚5000元以上。”阿米娜汗告诉记者,以前都是摘棉花,今年是她第一次摘辣椒,手法还不太熟练,等明年再来,她肯定挣得比今年多。
巴克日•苏勒依曼夫妻是和田市吐沙拉镇斯普斯科亚村村民,平时在村里建筑工地上班,夫妻俩一年收入可达6万元。这几年,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巴克日也想要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今年秋季,趁着工地空闲时,夫妻俩积极报名参加外出务工。
“我们夫妻俩来这儿摘辣椒,一个月收入1.4万元,这次争取带回去2.5万元,加上以前的积蓄,发展养殖业的启动资金就够了。” 巴克日脸色露出灿烂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学习挣钱两不误
“我们组的要加把劲儿哟,别落后了,快快摘。”新疆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日村大片的辣椒地里一片欢声笑语,来自和田市的采摘工分为八组,正在你追我赶地比赛采摘辣椒。来自和田市吐沙拉镇坎特艾日克村的玛丽克•阿布都拉,今年38岁,是第七组小组长。
玛丽克说:“我是组长,让组员们多挣钱是我的责任。现在我们组的成员,每天每人最少摘300米,我们计划每个人最少拿回去1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务工人员的幸福指数,各带队干部把解决他们的困难诉求作为主要抓手,积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使外出务工人员转的出、留得住、能增收。
和田地区驻巴州转移就业专班组长艾则孜•赛迪艾合买提艾告诉记者,为激发外出务工人员的内生动力,各县市带队干部会定期对采摘最多的务工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还组织采摘能手进行经验分享,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