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4 09:07:13
|
查看全部
科学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广泛运用和深刻阐释,使唯物史观的原则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恩格斯强调,唯物史观绝不是一些抽象的教条或公式,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南。现实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把握现实为主旨的唯物史观,必然因应现实发展在理论上不断得到推进和创新。由此出发,才能更好把握唯物史观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意义。这种引领意义首先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历史性实践中充分地具体化。
恩格斯指出,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没有什么比实际地深入现实并把握特定对象的内容更重要了。恩格斯强调,只要唯物史观的原理被当成现成的公式用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它就立即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即唯心史观。这启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求熟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求运用这些原理去把握社会现实,尤其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对原则或原理的抽象运用,一般称之为教条主义,哲学上则称之为“外在反思”。外在反思往往不理会现实本身的内容,而仅仅把抽象的普遍性强加到具体内容之上。只有我们的学术彻底地摆脱外在反思,才会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了使唯物史观始终深入社会现实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推进内容上的具体化,恩格斯突出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在这里,辩证法意味着对于既定的社会来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得以呈现的。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书信中指出,唯物史观绝不是将抽象的原则先验地强加到各种对象上去,而是在对特定对象的具体研究中,使对象之“自我活动”的辩证过程得到把握并且在科学上具体地再现出来。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这应当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以唯物史观为引领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不断推进和创新的具体研究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机活力。换言之,只有在面向现实的理论创新中才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恩格斯将这样的任务表述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引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任,必须面向火热的社会现实、立足生动的社会实践。这意味着,当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把握并科学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就会获得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大事业,就是对唯物史观创始人的最好纪念。而在这一宏大事业中,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