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上期文字稿件点评阶段:
293 浅秋 好,下面我们进行稿件点评, Nov 8, 2010 21:04:57
296 浅秋 先由我来进行文字稿点评,之后由摄影版主进行摄影稿点评哈。 Nov 8, 2010 21:05:20
298 浅秋 1012期文字稿点评 Nov 8, 2010 21:05:33
300 杨雪梅 欢迎浅秋老师点评:clap::clap: Nov 8, 2010 21:05:42
306 电建小兵 欢迎浅秋老师!:clap: Nov 8, 2010 21:06:22
307 马兵 洗耳恭听!!! Nov 8, 2010 21:06:25
309 浅秋 1012期的读书稿很好,终于冲破了条条框框,在标题、内容和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雷同的稿件越来越少,雷同的结构也越来越少,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值得继续发扬。 Nov 8, 2010 21:06:40
312 浅秋 1012期文字稿的质量普遍较高,方向把握很好。因为本期是班组职工聚焦“十二五”1,所以本期录用的稿子多半以“期盼”为主。其它稿件虽然很好,因为考虑到主题报道的逐步深入性,所以要留待后面再用。大家要加油啊,还有机会 Nov 8, 2010 21:07:17
313 电建小兵 加油加油!! Nov 8, 2010 21:07:43
314 浅秋 一、好稿介绍与点评 Nov 8, 2010 21:07:55
315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07:57
316 浅秋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头条稿子——“十二五”让咱们生活更有滋味。 Nov 8, 2010 21:08:11
317 浅秋 作者张先锋老师的写法需要提倡,他的稿子,不是那种“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议式”,更不是那种“新闻事件+评说”的条条框框式。作者只写了青年工人张利民,写了他对十二五规划的理解,写了他对十二五规划的信心,而这信心就源于这些年来他们家生活的巨大变化,最后写了他的小家“五年规划”。层层深入,举之有形、言之有物,希望下期有更多这样的报道。 Nov 8, 2010 21:08:56
318 邢承木 Nov 8, 2010 21:09:46
319 浅秋 优秀稿件的点评不在这里多述,下面针对问题稿件做一个简单的点评。同样,对稿不对人,也不代表夏老师,有点评不到位,或是出现问题的,请老师们给予补充或评指正 Nov 8, 2010 21:10:35
320 袁克颖 张先锋一直是榜样。 Nov 8, 2010 21:10:42
321 浅秋 二、问题稿件的点评 Nov 8, 2010 21:11:08
322 浅秋 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标题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大,因为前两周有重点点评过标题的问题,本周暂不做点评。老师们针对上两周的点评内容,查看一下自己的标题是否存在着我们说到的问题:雾里看花、不说事儿、不新颖、与本周主题不符…… Nov 8, 2010 21:12:09
323 屈联西 学习中 Nov 8, 2010 21:12:12
324 浅秋 下面,重点从三方面点评一下本周稿件中存在的问题。 Nov 8, 2010 21:12:39
325 浅秋 问题一:内容与主题偏离。 Nov 8, 2010 21:13:01
326 浅秋 内容一旦偏离了主题,文稿入围都难了。 Nov 8, 2010 21:13:13
327 浅秋 完全偏离主题。如:扬子石化经验分享保安全、工班长要有“肚”量 ,这类稿子是根本没有办法用稿子,完全与本周主题不符。 Nov 8, 2010 21:13:30
328 马兵 曲老师辛苦了,这么多有深度有意义有实际内容的点评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Nov 8, 2010 21:13:40
329 浅秋 部分内容偏离主题。如:打铁先使自身硬。先不说标题如何,只说内容。 Nov 8, 2010 21:13:54
330 浅秋 作者写道“对于他们来讲,不管是哪个炉子,都应该把技术掌握好,除了自身的经验外,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都是很关键的。”是锅炉车间锅炉大班班员邵铁梁的妻子王玉萍如是说。为了支持爱人更好地投身于工作,除了督促他加强业务学习外,王玉萍还把屋子均打扫的一尘不染让丈夫有个好心情,买最新鲜的蔬菜,变换花样煲汤等,以保证他每个班后都有充足的精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Nov 8, 2010 21:14:10
331 浅秋 这些文字,写的是班组员工的妻子如何说、如何做的,不是班组员工的说法和做法。“ Nov 8, 2010 21:15:11
332 浅秋 “打铁先使自身硬”——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想把工作做好,首先要自己的技术强、能力强等等。而这里作者写的却是家属如何做的,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偏离了作者本人的主题:“打铁先使自身硬”,也偏离了我们本周的主题“班组职工聚焦‘十二五’”。 Nov 8, 2010 21:15:25
333 浅秋 问题二:内容平淡无奇。 Nov 8, 2010 21:15:56
334 彭娇妍 好的,一定改正。非常谢谢浅秋老师,:p Nov 8, 2010 21:16:03
335 浅秋 一再强调,要出奇制胜。而许多作者还是人云亦云,写的是老掉牙的事件,阐述的是道理又不深刻,这是很难上稿的。如:打铁先使自身硬——把常规性的工作当新闻来写很难出彩。 Nov 8, 2010 21:16:10
336 电建小兵 浅秋老师辛苦了,谢谢浅秋老师!!:yeah: Nov 8, 2010 21:16:14
337 浅秋 妹妹,评得不到位,或是有误的,可以指正。谢谢。 Nov 8, 2010 21:16:30
338 屈联西 :clap: Nov 8, 2010 21:16:40
339 浅秋 问题三:切入太慢,扯得太远,没有新闻由头。 Nov 8, 2010 21:16:45
340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16:47
341 浅秋 如:下班了,班组传来唱歌声…… Nov 8, 2010 21:17:00
342 彭娇妍 非常好,稿子确实写得非常仓促,而且当时人也在外地,是用QQ采访的,不太深入 Nov 8, 2010 21:17:15
343 浅秋 文章开篇写道:“11月2日18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机械组职工王克征,忙完了一天的机车检修任务,一脸疲惫的他脱去天蓝色且满身油渍工作服,来到水池边开始拿着刷子洗刷指甲缝中的油腻,黑色的油星儿伴随着哗哗地流水声向四周飘散。“新报纸还没看呢,谁就乱勾划!”无意间,放在班组桌子上、被红笔圈了一块儿的报纸“吸引”了他,喜欢看书看报的他有点不乐意。他用平时不到一半的速度洗好了手,便悠哉地拿起报纸看了起来。也许是红颜色吸引了他,他直接对着那一块儿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激动地大声读了起来……” Nov 8, 2010 21:17:16
344 浅秋 大家看看如何?洋洋洒洒二百字,作者仍然没有切入正题,写到此,仍然与“十二五”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么一大段的文字,不仅扯得太远,同时,这些内容又无法作为新闻由头。 Nov 8, 2010 21:18:24
345 电建小兵 :clap::clap:,浅秋老师说的真好! Nov 8, 2010 21:18:55
346 浅秋 针对上面说的新闻由头,我想在这里加一些新闻写作知识。 Nov 8, 2010 21:19:12
347 浅秋 三、如何寻找新闻由头 Nov 8, 2010 21:19:19
348 袁克颖 好的。 Nov 8, 2010 21:19:31
349 游云川 <B><I>:clap:</I></B> Nov 8, 2010 21:19:39
350 浅秋 这部分写作知识是我结合夏老师的讲课以及在互联网上的查找到的内容综合而写的,希望对老师们写作能有所帮助。 Nov 8, 2010 21:19:41
351 袁金生 :clap: Nov 8, 2010 21:19:41
352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19:41
353 屈联西 :clap: Nov 8, 2010 21:19:58
354 电建小兵 :clap: Nov 8, 2010 21:20:04
355 李明原创港 :clap: Nov 8, 2010 21:20:07
356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20:12
357 浅秋 上面我在问题三里提到了稿件没有新闻由头。许多老师不会找新闻由头,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由头。由头,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也就是写作的引子或者理由,是作为借口的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由头,就是你手中的素材是否值得写、你写的事件或人物是否有根据、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基本依据。 Nov 8, 2010 21:20:14
358 曹永龙 :clap: Nov 8, 2010 21:20:41
359 马兵 呼唤啄木鸟老师继续啄木,好传统不能丢啊同志们 Nov 8, 2010 21:20:45
360 浅秋 新闻由头是新闻事实中最敏感、最突出、最新鲜的部分,不仅是新闻的基本因素,而且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新闻由头有两性:较强的时效性,引出新闻主题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寻找新闻由头? Nov 8, 2010 21:21:08
361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21:10
362 浅秋 1、寻找时间上的最近处。 Nov 8, 2010 21:21:29
363 浅秋 在寻找“新闻由头”时,要从时间的最近处着笔,这点似乎大家还能掌握,都能把最近的时间写在开始,新闻要时间新没错,但时效性并不是新闻的惟一要求,并不等于就有了新闻由头,同时还应特别强调内容新。是否是新闻由头则要从内容上判断,应该是内容上的最新点。 Nov 8, 2010 21:21:41
364 浅秋 2、挖掘内容上的最新点。 Nov 8, 2010 21:22:10
365 浅秋 新闻总是与事物的某种变动相联系的,我们就要有较强的捕捉新闻的能力,新闻事件一经发生,就要紧紧抓住它,以第一时间迅速发播出去。在挖掘内容新上找新闻由头,除了注意具有典型性的新闻事实以外,还应当注意那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事实。抓住这样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能够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兴趣,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 但如果新闻已离发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时,就得下功夫捕捉与之相连的渐变过程中的新情况,采取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的办法,把旧闻变成新闻。如果能在过时的事件中从内容新上寻找“新闻由头”,也能够写出好的报道来。这就需要我们独具慧眼,发现已知新闻事实的变动。 Nov 8, 2010 21:22:33
366 flowerlb 浅秋老师,我是第一次参加你们的活动,以后也会继续。我想请您有时间关注点评一下我的贴子,因为我们这些新来的,对各位编辑老师有着无比的信任和崇拜。你们的批评指正能让我们得到提高。 Nov 8, 2010 21:23:32
367 浅秋 3、发现事实上的变动 Nov 8, 2010 21:23:32
368 浅秋 您好,要点评自己的稿子,要在周日前报名。 Nov 8, 2010 21:24:09
369 浅秋 我们在平时的采访中,时常遇到“迟到”的新闻。就是说,等发现是好新闻时,事实已经发生过一段时间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可以学习不少老新闻工作者的做法,善于从事实的变动中挖掘“新闻由头”,这样不但能把“死”新闻救活,而且还能写出很好的新闻。从发现事实上的新变动中找新闻由头,要处理好新变动与旧闻事实之间的关系,即:旧闻确实有值得重新报道的价值;新变动是在旧新闻事实基础上的变动,它们之间有紧密和必然的联系,新变动的“新”,应是新闻媒体当前所急需报道的内容。 这个“头”就是 “节点。”是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关键点位。如果这一点位与受众关注点相契合,那么,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事实的意义。从新闻的一般规律看,变动产生新闻,也可以说,变动即新闻。我们只有善于抓“变”,抓住“今天”具有节点性变动的新事实来切入新闻以牵引需要宣传的事实,才能让宣传嫁接在新闻上,使报道更具新闻味。 Nov 8, 2010 21:24:28
370 李沭 :? Nov 8, 2010 21:25:57
371 浅秋 4、制造就在现场的新闻情境 Nov 8, 2010 21:25:59
372 李明原创港 谢谢 Nov 8, 2010 21:26:08
373 浅秋 如果抓不到具有节点性变化的新事实,笔者就要来到所选择的典型现场,让镜头牵引观众进入现场。不必直接提示其所在的位置,但从所交待的场景已经把受众带到了现场。这种切入的形式常常用“走进”、“看到”等词语交待就在现场的方位,并以此牵引受众进入现场。 Nov 8, 2010 21:26:10
374 flowerlb 哦。1012期我也投稿了。听了浅秋老师的讲课,真让我受益匪浅。 Nov 8, 2010 21:26:26
375 浅秋 5、选取新闻性场景或事实 Nov 8, 2010 21:26:41
376 浅秋 如果你所选择的报道事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场景,那么,就可把这个场景作为新闻的切入点,以牵引出其他事实。 Nov 8, 2010 21:26:50
377 浅秋 6、选择印证性对比的事实 Nov 8, 2010 21:27:02
378 郑书亮 谢谢浅秋老师的点评 受益匪浅 Nov 8, 2010 21:27:11
379 浅秋 有的报道既没有变化的节点可以选择,又不具有新闻性场景,但,这一事实又是值得传播的,对于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也可以选择具有印证性的事实切入新闻,以突显新闻所彰显的意义。对比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 Nov 8, 2010 21:27:17
380 郑书亮 Nov 8, 2010 21:27:47
381 卢燕华 :clap: Nov 8, 2010 21:27:51
382 浅秋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对初学者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那么,在寻找新闻由头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Nov 8, 2010 21:28:01
383 浅秋 四、寻找新闻由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Nov 8, 2010 21:28:24
384 浅秋 1.现场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要有新内容。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 Nov 8, 2010 21:28:34
385 浅秋 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作者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 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到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就不能用。在某件事报道的时机与记者或通讯员去了解这件事的时间相吻合时,是可行的。 Nov 8, 2010 21:28:51
386 浅秋 3.慎用“截至”式由头。记者或通讯员写稿时找不到好的新闻由头,而以写稿时的时间为准,采用“从某年某月某日截至到某年某月某日”的程式作为新闻由头。这便是“截至”式由头。要慎重对待截取的时间。 Nov 8, 2010 21:29:10
387 马兵 认真学习领会曲老师关于如何寻找新闻由头的6方针:1、寻找时间上的最近处。2、挖掘内容上的最新点。3、发现事实上的变动。4、制造就在现场的新闻情境。5、选取新闻性场景或事实。6、选择印证性对比的事实。 Nov 8, 2010 21:29:26
388 浅秋 4.不用“马虎眼”由头。凡有“最近、前不久、日前”等“马虎眼”一类词儿的导语,均称“马虎眼”由头。用这种“马虎眼”的词儿,只能剥弱消息的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还是愚弄读者的做法。因此,我们要坚决摈弃“马虎眼”的由头。 Nov 8, 2010 21:29:28
389 浅秋 5.采访中多留心新闻由头 之所以出现“马虎眼”由头,是因为一方面,被报道的事实的确还没发生新变化,一时难以找出新闻由头;另一方面,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没有留心,没有意识到要找个新闻由头。因此,我们要深入采访,要多问几个“近几天有什么新情况吗?”。实践证明,采访中只要耐心地寻觅,由头还是有的。 Nov 8, 2010 21:29:55
390 浅秋 文字点评到些结束,谢谢! Nov 8, 2010 21:30:28
391 袁金生 :clap: Nov 8, 2010 21:30:36
392 电建小兵 浅秋老师讲课真精彩!!,浅秋老师就是棒!:clap: Nov 8, 2010 21:30:38
393 新兵时庆 :clap: Nov 8, 2010 21:30:40
394 李明原创港 :cat: Nov 8, 2010 21:30:42
395 邱志辉 :clap: Nov 8, 2010 21:30:45
396 袁金生 受益匪浅 Nov 8, 2010 21:30:53
397 马兵 曲老师辛苦了,严重谢谢!!! Nov 8, 2010 21:30:57
398 彭娇妍 非常谢谢浅秋老师:luck: Nov 8, 2010 21:30:58
399 游云川 <B><I>:clap:</I></B> Nov 8, 2010 21:30:58
400 邱志辉 :clap::clap::java: Nov 8, 2010 21:31:00
401 屈联西 :clap: Nov 8, 2010 21:31:00
402 剑气横空 :clap: Nov 8, 2010 21:31:01
403 电建小兵 :yeah::yeah: Nov 8, 2010 21:31:07
404 暴雨 :clap: Nov 8, 2010 21:31:08
405 卢燕华 :clap: Nov 8, 2010 21:31:20
406 李明原创港 浅秋老师就是棒!???????? Nov 8, 2010 21:31:23
407 浅秋 谢谢各位老师!下周有需要点评的老师,请在本周日前提交申请,可以在QQ上给我留言。 Nov 8, 2010 21:31:26
409 袁克颖 过瘾。 Nov 8, 2010 21:31:41
410 杨建yj9798 浅秋老师辛苦了! Nov 8, 2010 21:31:42
411 浅秋 白金会员——积极参与活动的会员——普通会员,这是我们点评的顺序。 Nov 8, 2010 21:31:53
413 屈联西 浅秋老师真的太辛苦了! Nov 8, 2010 21:3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