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和谐企业
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总能看到,听到了那熟悉的俩个字——“和谐”,可谓是耳濡目染。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和谐发展势在必行。国家,社会甚至学校家庭都在倡导和谐,构建和谐。企业是社会的缩影,企业要想得到良性发展,也得拥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的思想也源远流长,“和谐”用于经济,能促进繁荣;“和谐”用于外交,能协和万邦;“和谐”用于人际关系,能宽以得众。对企业而言,更应以“和谐”理念来统领企业发展。
那么怎样的企业才是和谐企业,即和谐企业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共同愿景:比如在很多公司的发展目标上都会写上“建设百年企业,国际化企业等等,应该说公司不仅仅是股东的,更是全体员工的。很多企业公司还肩负着弘扬各种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重任,因此远景也不单是公司的,也是股东,员工,社会的共同愿景。其次共同的价值观:在一般的企业文化中有这样的观点:吃亏是福,有舍有得。
何谓吃亏是福?它是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通俗来讲便是不为眼前之小利而迷惑,吃小亏而得长远发展之大便宜。或许工作中你的工作岗位很重要,但是你拿的奖金却不如别人多,从表面来看,是吃亏了,却获得了富足的经验知识,相对于金钱上的吃亏,而得了知识获取的大便宜。所以不要以金钱来衡量得失的唯一标准。
台湾首富王永庆,创业之初最经典的经营之道是剔除米里的沙石,并为所有购买他店里的商品送货上门。这在别人看来是件吃亏事。但正是他的这种举动赢得了顾客,同样财富也随之而来。
有舍有得,它不是让人一味单纯的舍弃,而是舍所不当取,舍休息而得成绩,舍钱财而得人才,舍小局而得大局,舍个人利益而得全家利益,即所谓有舍方有得,小舍则小得,大舍则打得,不舍则不得。做出正确的取舍,工作才更有目标,生活才更有意义。
第三 共同利益关系
这是物质层面上的理解,企业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在社会中的位子就像树状关系网中的一个枝杈,要同时面对并处理好顾客,员工,合作伙伴,股东,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多重利益关系。这方面关系就像企业这部机器上的零部件,任何一个零件缺失,出现问题都会对机器的正常运转有一定影响。其中任一方的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都会影响这个企业发展。在企业各种利益关系中,首先要处理好与顾客的利益关系,其他利益关系居中。顾客是上帝,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来源,是企业,企业中的员工乃至股东的衣食父母。其利益的保证便是公司利润,员工薪水的保证。故公司要大力倡导“顾客价值最大化”理论。
企业利益关系群体中的核心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员工虽然微小,却不是不足道,没有员工兢兢业业地工作,企业也根本不可能发展。
但要怎样保障员工利益,创造员工价值,我个人总结了四点,但不是很充分:第一,公司为员工搭建一个自身发展的平台,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在用人原则上要重品行能力,不惟学历。对每位员工都一视同仁。同样对于行政人员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第二:因人因事因需给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对于员工在企业获得的最实际的,最长久的,最有价值的福利,公司培训不只是针对新人,而是全体员工,对公司员工培训虽然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反过来还是服务于企业,替企业创造利益。第三:建立考核机制,奖励惩罚措施要科学化,公平化,不能以学历高低,资历多少,工龄长短为标准。对于积极奉献者给以奖励作为对员工的肯定,同样付出应当给以同样的回报,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 领导人员要经常性询问员工工作情况,生活状况等等,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要给以物质上的帮助,让员工能感受到企业给他带来的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