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9|回复: 0

依法行事才是最好的普法

发表于 2010-11-9 08:27: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2日,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委区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宣布拘留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这17人被反剪双手站在主席台下,身穿橙色或绿色马甲,胸前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涉嫌的罪名或违法行为和名字。此举受到质疑后,官方回应: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社会效果明显,起到了很好
的普法宣传作用。(11月8日《华西都市报》)

  现代社会中,公权遭遇质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质疑面前一味当“鸵鸟”,任它舆论鼎沸翻天,我自岿然不动。从这个层面来说,安康汉滨方面应当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能够高度重视舆论反应,迅速就做出了回应。然而,遗憾的是,安康汉滨官方的回应不但未能消解质疑,反而在网上掀起了更大的风波。想必,其此刻恐怕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得舆论如此不依不饶。

  其实,仔细看看新闻便会发现,首先将汉滨方面推至舆论风口浪尖的,是“公开处理大会”这种形式。依照法律,公开示众处理这种方式是于法无据的,甚至与现代法治理念相悖,不应该出现。退一步讲,即便可以公开处理,那也不能用身穿橙色或绿色马甲、胸前挂牌子这种方式来处理,因为难免会让人觉得这不是处理而是羞辱,更何况,法院尚未宣判,是否有罪还很难说,即便有罪,按照法律处罚就是,何来如此一遭?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所以公开处理大会的消息见诸报端之后,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网络舆论的汹涌质疑。

  坦率地讲,网友的质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所有质疑的出发点都是依据法律和现代法治理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对汉滨方面来讲,妥善的处理方式应当是坦承错误、迅速纠正,如此一来,舆论定会迅速消散。毕竟,谁都知道,我们目前正处于法治完善的过程中,闻过则改,善莫大焉。

  遗憾的是,汉滨方面没有这么做,其选择了辩解,称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并称起到了 “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如果说此前的公开处理只是燃起了一堆火的话,那么,这个回应无疑是火上浇油。面对这个回应,公众的逻辑也很简单,今天在这个“非常时期”可以采取如此“非常措施”,那在以后的日子里,是不是也可以以“非常时期”的名义来采取类似的违法的“非常措施”?这样的话,那将置法律于何地?而且,又岂能以违法的形式来进行“普法宣传”呢?

  搞清楚了这些,就会发现,舆论之所以对安康汉滨方面紧盯不放,正是因为其在依法行政方面存有不足。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公众之所以对这个不足紧盯不放,并不是故意和谁过不去,某种意义上,在这汹涌的质疑背后,未尝不含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希望公权能够在守法方面做好表率。因为在法治这条道路上,公权更有责任“以身作则”。

  最后,殷切希望安康汉滨方面能够在此次的舆论风波中,了解到公众的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严格按照法律,依法行政,为法治建设出一份力。唯有人人都能依法行事,我们方能在法治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那时,即便不刻意普法,法律亦会普照四方。(曹旭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