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9|回复: 0

残“苦”!员工被罚当众生吃苦瓜,吃吐再来一根

发表于 2020-11-30 22:0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女员工在吃生苦瓜




  近日,重庆乐尚装修公司的员工在朋友圈称,当周未完成业绩的员工被领导“奖励”众目睽睽之下生吃苦瓜,吃不下去吐了就再罚一根。乐尚装修公司有关负责人昨天对此解释称,最近员工工作效率低、业绩差,想通过吃苦瓜来激励员工,苦瓜没人想吃,要想不吃苦,就得更加努力工作。




朋友圈爆料




史上最残忍惩罚 生吃苦瓜




  7月16日晚,9张员工生吃苦瓜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照片显示,在一个会议室,桌上摆着几十根青绿色的苦瓜,五六个员工站在台上,像啃玉米一样在生吃苦瓜。




  之前一天,这些员工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预发消息:“史上最残忍的惩罚,明天(即7月16日,星期六)没有完成任务的,老大‘奖励’苦瓜生吃。”




  第八张照片中,一名女员工手里抓着一根苦瓜,端头的小半截已经没了,这名女员工正用心地啃着苦瓜的中间部分。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被处罚吃苦瓜的员工,有的眉头紧锁,有的表情痛苦;在他们周围,是围观同事的笑脸。




受罚者表情




打着嗝含着水 硬吞生苦瓜




  “第一次生吃苦瓜,真苦!”该公司员工唐书军告诉记者,上周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被要求每人吃一根苦瓜。他咬第一口就发觉难以下咽,差点吐出来。“但游戏规则是再苦也不能吐,吐了得再加一根。”唐书军硬着头皮边啃苦瓜边喝水,终于把一根苦瓜吞进了肚里。




  另一名员工告诉记者,“我吃着打嗝,但再苦也只能包在嘴里忍着,怕吐出来被再罚一根。”他说,实在吞不下去了,就求同事拿杯水来,一口苦瓜一口水硬咽下去。




  据了解,这些苦瓜是该公司专门派人去采购的,属于最大最苦的那类,5元钱一斤。




员工讲述




还有下蹲、做俯卧撑等处罚




  一名女员工告诉记者,公司每周统计一次业绩,完不成就要受到惩罚。以前的惩罚,有下蹲、做俯卧撑、匍匐突然跳起来拍掌、沿公司大楼跑两三圈等。但领导说,这些惩罚方式员工越来越习惯了,要换新的惩罚方式,就是生吃苦瓜,既不伤人身,又达到“吃苦思甜”的惩罚效果,让员工记住这种苦,以后才会更加努力。





  她表示,公司的惩罚虽然起到了一定激励作用,但也有负面作用。比如每次进的新员工,50%的都会辞职,原因就在于:完不成业绩,压力大;工资低;在同事面前被惩罚,伤面子。她说,如果能换成文明一些的惩罚方式,辞职的员工可能会少些。




公司回应




要想不吃“苦” 就得更努力




  乐尚装修公司销售总监石先生对此解释,最近天气比较热,员工工作激情减退,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公司业绩比较差,这次处罚算是给员工打一剂强心针。




  石总监说,他们公司在江北泰兴这边有100多名业务员,但上周40名员工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业务量。因此,这40人被罚吃苦瓜,而且是当着其他业务员的面吃,这样也给完成业务量的员工以警示。




  “要么吃票子(钱),要么吃苦瓜。票子大家都爱,苦瓜没人想吃,要想不吃苦,那就得更加努力。”石总监称,他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非常明显,周日当天的业务量就是前几天的3倍。




医生说法




脾胃虚寒的人不宜过量食用苦瓜




  渝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称,人的脾胃喜暖怕凉,夏季又是脾胃最虚弱的时候,尽管苦瓜能开胃助消化,但苦瓜的药性偏于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吃过多苦瓜,会严重损害脾胃功能,给健康带来麻烦,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吃苦瓜一定要慎重。




律师声音




罚吃生苦瓜属强迫行为涉嫌侵权




  重庆依斯特律师事务所张经柱律师说,装修公司根据规章制定对业绩差的员工进行处罚,只要对员工人身没有害处,也算一种激励行为。但如果强行罚吃生苦瓜,吃不下还要再罚吃一根,这就违背了员工意志,属于强迫行为,涉嫌侵权,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维权。而依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可以制定相关规定来考核员工,但绝对不能制定体罚、侮辱或高额罚款的规定来惩罚员工。员工如果因体罚出现身体上的伤害,可以申请认定为工伤。




监察部门




罚吃苦瓜系违法 员工可举报维权




  江北区劳动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类似装修公司、广告公司等因为员工未完成业绩就罚吃苦瓜及罚做俯卧撑、下蹲等行为,不能算是单纯的激励机制,而是一种体罚行为,已属于劳动用工违法行为,员工如果确实被罚吃苦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维权。




  这种惩罚方式是否能够激励人心不好评价,没有具体统计的数字,但是很多企业各种奇葩惩罚措施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让人眼花缭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