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0|回复: 0

锦州市总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发表于 2020-12-1 19:59: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辽宁日报
        锦州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辽宁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职工经济技术工作作为建设和发展工人阶级主力军队伍的重要任务,作为工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工程加以设计和推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孵化器”“大学校”的作用,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升级,锦州市总工会主动担当作为,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破解这一课题,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思考更深一些、举措更实一些,努力让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创造的根在一线生产岗位扎得更牢一些。

  2019年8月1日,锦州市总工会出台了《锦州市总工会服务振兴发展加强职工创新创造三年工作方案》,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载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方案明确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重要举措、目标要求,为推进创新创造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今年3月,又根据工作推进实际对三年工作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

  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载体如何创新?内涵如何丰富?各品牌项目如何有机联系?服务效能如何增强?如何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应对新挑战?“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将职工技术创新岗、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链条,以凸显示范、引领、汇聚和孵化功能。” 锦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春荣在创新创造专题工作会上强调。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锦州市总工会紧盯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围绕“主战场”、搭建“大舞台”、培育“新动能”,推进“五小”创新、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金牌师徒”评选三项工作深度融合,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成为引领职工创新创效的“三驾马车”,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有形象、有效益、有影响的工作品牌,为锦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如今,“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实现了集聚人才、集智创新、协同攻关、技能传承的良好效应,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至今,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岗位创新、名师带徒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5亿元。

  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李营是个喜欢动脑筋的人,他发明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自动数据记录装置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还在火电和新能源发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72万元,他的发明因此获得了2020年辽宁省职工创新大赛职工组一等奖。

  如今,像李营这样扎根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来解决一线生产难题的职工已成为锦州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五小’技术创新活动要在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深耕细做,多点开花,不搞花架子,只求实效。”锦州市总工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好做实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理清思路,明确路径,精准发力,确保“五小”创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