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8|回复: 0

查处教师违规补课,更须激活“禁补令”

发表于 2020-12-1 20:04: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据11月29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辽宁沈阳一学生家长被孩子的班主任拉黑电话、踢出家长群,原因是该老师怀疑家长举报其开办补习班。然而家长去找班主任理论时,却被班主任的丈夫一顿暴打。日前,有关方面通报,涉事教师存在违规有偿补课行为,已被开除,其丈夫被警方行政拘留3日,该校校长、教学主任及当地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三人被免职。
  去年,教育部督查显示,有偿补课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部分地方和学校对此态度暧昧,对治理工作重点不明、方向不清、敷衍应付。尽管年年重申“禁补令”,但由于没有处罚措施,“禁补令”实际效果被打了折扣。
  现实中,参与有偿补课的老师恐怕不是个别,不仅背离基本职业道德,败坏教师整体形象,而且影响着公众对教育、教师队伍的满意度。比如,有的老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有的甚至给不参加有偿补课的学生“穿小鞋”。当教师用商人的心态去教书,怎么为人师表?怎么能赢得尊重、信任?
  禁令之下,有的教师可能会采用各种手段“躲猫猫”,而急于让孩子“比学赶超”的家长,可能明里暗里配合相关教师的“表演”——“禁补令”某种程度上面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及法不责众的尴尬。可见,如何让“禁补令”长出牙齿,对违规教师进行有效的规制和处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番“家长被怀疑举报补课而遭班主任丈夫暴打”事件,能否激活“禁补令”?今年3月,湖南长沙出台“史上最严违规补课整治令”,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二次以上,将取消教师资格。治理效果值得期待。
  长远看,改变单一的、功利化的教育培养观念,拓宽孩子们受教育模式和成才途径,深化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资源,方能有效遏制有偿补课现象泛滥成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