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线用于做信号的放大、传输和接收,说到天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以前的电视机、收音机、大哥大都有一根很长的天线,信号不好的时候就扭一扭,找一个信号好的方向。
天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电磁波厉害,电磁波来无影去无踪,是唯一能够不依赖任何介质进行传播的“神秘力量”。即使在真空中,它也能来去自如,甚至跑得更好。
能抓住电磁波心思的就是天线,天线就是一个“转换器”——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后来天线就慢慢缩进去了,比如手机,虽然外表看着像是天线没有了,其实内在的天线更多了。
5G的波长更短,高中物理时学过,波长短对应的是频率高,波长和频率是成反比,再加上5G信号带宽更宽,这种高频率高带宽的无线电波可承载的信息量更大。
但是也有缺点,因为5G是高频,对应的就是波长很短,所以信号的衰减性就会增强,这种高频信号“穿墙”能力较弱。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灵通,虽然小灵通的信号覆盖范围比较小,一般只在市区内,但是只要在覆盖范围内,小灵通通话质量能达到跟固定电话差不多,通话质量比当时的手机要好很多。这其实不是小灵通这个手机好,而是他使用的2G信号好,波长约长,就更容易穿墙,信号质量不容易出现损失。
5G时代,可能你前面的人稍微壮了点,就能把你从前面过来的信号挡住。
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天线,运用到大规模天线技术,也就是 Massive MIMO 就会派上用场,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天线的数量从4G的4根8根,变成16根 64根 128根,甚至192根。
为了解决5G信号不好的问题,需要的技术是波束赋形,通常呢,基站发射信号是射向四周平均发出去,波束赋形能使电磁波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设备,而且可以根据设备的移动转变方向,提高信号质量。以前相当于一顶大灯,5G的波束赋形相当于追光灯,追着手机跑。
在波束赋形技术中,基站侧拥有多根天线,可以自动调节各个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使其在手机接收点形成电磁波的有效叠加。产生更强的信号增益来克服损耗,从而达到提高接收信号强度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