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2|回复: 0

张修东:在这里多说一点“说”

发表于 2020-12-2 08:05: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其本能除了吃、睡,就是“说”了。
尽管儿时的说话质量不是那么清楚,年少时的言语修辞不是那么讲究,年老时的吐字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抑扬顿挫的语气,善于表达的口型,已经不依不饶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说”,尽管与“做”是两码事,但“说”终究是“做”的基础,是“做”的前奏。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显得“说”是多么的重要。
从说与做的关系上看,“做”又是“说”的结果,是归宿。前几日读到一个资料说到哈佛大学的学生餐厅,一般的情景是,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顺便把衣服一扔,总是边看书边吃饭,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餐厅成了吃东西的图书馆,这应该是说与做的最佳结合了,这种状况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对于“说”,我想多说一点:
该说的简短说。
事实上,人们之间的交流,还是“说”的多。鉴于时间的宝贵,以及交流形式的多样性,还是把该说的简短说,简明扼要,高度概括,让人听明白就行了。
想说的说好。
俗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同样是说话,还是尽量捡好听的说,挑能激励人的话说,不一定非得带有挑衅性。
不该说的不说。
一位名家说过,不要把心底的话,一股脑地掏出来,终究那是你的财富和秘密。有时候,不分场合的滔滔不绝,“祥林嫂”式的絮叨,不管别人愿意听不愿听,只是天南海北地胡吹,并不招人喜。终究,人除了嘴巴这个器官外,还有眼睛。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很多很有价值的。在这个时候,就是看穿了也不说穿,做到心里有数就行了。
让人把话说完。
抛开职位、威信以及年龄不说,人的智力没有很大的差别。你能想到的问题,别人也不一定想不到,有可能是不便于说,或者是说出来没有分量罢了。所以,还是最好等别人把话说完,观其口型,听其话音,既能体现认真,更显尊重。

作者 张修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