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04|回复: 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发表于 2020-12-2 20:35: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者,国之根也。”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的缩影,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事关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完善,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

  社区治理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和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人民是社会基层治理的主体,人民的聪明才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必须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群众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努力营造团结奋进、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的社会治理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区治理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社区干部心中要有为百姓谋福利的强烈冲动;要有造福一方的创业激情;还要有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社区作为基层单位,应该担起为人民促发展谋利益的责任,主动作为,敢于作为,持续作为,真正的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去。人民无小事,从小区整治环境加强治安,到为人民办理低保,医保等工作,都是事关人民切实利益的大事,社区干部要做到细心、耐心,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做第一工作要务,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

  社区治理要做到“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短板,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不断提升文化知识水平、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合理表达诉求和意愿、自觉维护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在不同领域积累创造有效经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直接窗口,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基层社会的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环境不断优化,社区面临着任务繁重、头绪繁多、管理难题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基层干部要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政策措施,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