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吕国泉 李羿
劳动精神是習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劳动精神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实践的高度肯定与科学总结,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相互包容。
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劳动精神。他不仅首次提出了劳动精神,而且从全社会、劳模和党员干部角度对弘扬劳动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一重要提法:在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在2016年4月26日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劳动精神的内涵
劳动精神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有人提出,劳动精神是人们关于劳动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的总括。有人认为,劳动精神就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有人指出,劳动精神包括劳动者伟大精神、劳动伟大精神两方面。有人认为,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的劳动精神可分为四种,即“探索”“抗争”“建设”和“发展”。还有人认为,人类的劳动精神主要包括: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幸福的为民精神,劳动最光荣、劳动要勤奋的敬业精神,劳动出智慧、劳动靠智慧的科学精神,劳动靠大家、协作出成果的合作精神;劳动精神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解放思想、富于创新的精神,讲求效率、追求完美的精神。
由此可见,劳动精神是关于劳动的理念认知和行为实践的集中体现,在理念认知上表现为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行为实践上表现为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两者构成劳动精神内涵的整体。
尊重劳动是指对劳动的认识,把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作为创造财富和获得幸福的源泉,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劳动者及其劳动价值;崇尚劳动是指对劳动的态度,认为劳动价值有大小,劳动分工无贵贱,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热爱劳动是指对劳动的情感,焕发劳动热情,积极投身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把劳动与实现自身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这三个层面涉及到对劳动的理性认知、感性把握和内在情感,体现为对劳动共通的从社会认识到个人的品行追求这样一个由表及里、逐步内化的过程。
辛勤劳动是指勤奋敬业、埋头苦干,是劳动者应有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基础和保障;诚实劳动是指脚踏实地、恪尽职守,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标准,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对待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是辛勤劳动的升华,也是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创造性劳动是指敢闯敢试、开拓创新,体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结合,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发展。
提出和弘扬劳动精神的意义
劳动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劳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人的本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尊崇劳动、十分关心关怀劳动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地位、作用、意义作出了深刻论述,成为党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和弘扬劳动精神,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深化,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劳动精神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实践的高度肯定与科学总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劳动者展示了奋勇拼搏、艰苦创业的风采,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资本、知识、技术的力量凸显,人们对劳动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忽视劳动的价值,低估劳动者的作用,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期望走终南捷径、一夜暴富。正反事实证明,无论劳动的具体形态、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变化,劳动是唯一价值源泉这一点始终都不可改变。劳动精神的提出和弘扬,对于进一步焕发广大劳动者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劳动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提出和弘扬劳动精神,对劳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及劳动者的尊严给予了应有的肯定和褒扬,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坚持和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