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早的一张,是曾爷爷和曾奶奶。在老宅院子石台下面两张椅子上,他俩略微侧着身子坐着,手张开搭在膝盖上,拘谨地看着镜头。曾奶奶身形富态,十指尖尖,据说她有“挑脾”的手艺,我一直搞不明白挑脾是咋样的治疗原理,笼统地说算是个乡村的儿科医生,孩子不好抚养,不好好吃饭,通过这样的治疗总能好转。因了这样的手艺,她不用辛勤下地劳作也有丰厚的物质回报,也就有了这样体态。旁边的曾爷爷清瘦满脸皱纹。这个精明的老人勤劳、节俭,牢牢把持、引领着这个大家庭一步一步迈入富农阶层。家里老宅的大门上曾挂着一块匾,上面刻着瘦金体的“耕读传家”。秉承这样的思想,家里的男子到学龄读书,之后该务农就踏踏实实务农、该工作就兢兢业业工作。女人们无怨无悔节衣缩食抚养孩子,侍奉老人,操持家务。大家庭日子蒸蒸日上,眼看要新晋地主阶层,适逢全国解放,我家的成分就止步于富农,让我的祖辈们在各种运动中免遭许多苦难。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奶奶突然问我是不是团员。我开玩笑说:“因为咱家是地主,人家不让我入团。”奶奶一声惊呵:“谁说咱家是地主?明明是富农!”然后一副要找人家理论的架势,我赶紧说是逗她的。
我看到了盛年时期的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几个孩子合影,爸爸十来岁的样子,浓厚的头发偏分着,大姑小一点,留着扎了小揪揪的妹妹头,他俩衣着整洁,都系着红领巾,别着校徽,一副新中国好少年的摸样,端端正正站在爷爷奶奶身后。二姑、二叔挨挨挤挤地坐在爷爷奶奶身侧的小板凳上。小姑才一岁多的样子,被奶奶抱在膝盖上。让我惊讶的是,小姑穿的居然是一双长过膝盖的横条长筒袜。那个年代,在我们闭塞的陕北,我奶奶再时尚也不会给孩子穿过膝统袜啊。我曾经很好奇地问过小姑,她说,那是借别人的。于是,我勉强理解为借了双大人的袜子,拉过了膝盖。彼时,我还有三个叔叔尚未出生。 |